欧阳询书法与书论之文化境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阳询书法与书论之文化境界王岳川在中国书法史上,楷书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书体,又称真书、正书,始于汉末,盛行于东晋、南北朝。楷书用笔灵活多变,讲究藏露悬垂,结构由隶书的扁平变为方正,追求一种豪放奇传的美。现存最早的楷书遗迹,有魏钟繇《宣示表》、吴碑《九真太守谷朗碑》等。钟繇以后,到南北朝时代,大江南北形成不同书风,世称南派(以王羲之为代表)和北派(以索靖为代表)。南派擅长书牍,呈现一种疏宕秀劲的美;北派精于碑榜,注重一种方严古拙的美。到了隋代,南北熔为一炉,成为唐代书法的先导。一唐代书法是唐代大文化氛围的呈现唐代书法中兴,名家辈出,在楷书美上追求“肃然巍然”、大气磅礴的境界,产生和形成以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刚健雄强的风格,与唐代时代精神——“豁达闳大之风”相适应。唐代碑帖成为楷书一大体系,对后世影响很大,名作有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夫子庙堂碑》,褚遂良《孟法师碑》,颜真卿《颜勤礼碑》、《东方朔画赞》,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唐代书法以尚法为其时代审美特征。唐楷是唐代文化精神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不仅楷书家人数众多,楷书书论也为数不少,如“永字八法”的楷书笔法理论,欧阳询的“三十六法”的楷书结构理论,对楷书技法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总结,推动了楷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初唐书法最著名的书法家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他们或以瘦硬浑穆,或以温婉柔润,或以潇洒舒展而丰富和发展着唐代楷书的风貌,并为其书法最鼎盛时期作了实践和理论准备。大体上说,初唐文化具有几个特点:其一,求国家统一和生活的安宁,注重法制意识的政治制度的更新。其二,建立国家强国意识和国家统一安定意识,展现唐王朝的宏伟蓝图。其三,创立大国文化精神和文化融合力,使得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国家富强。唐太宗说:“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于是唐初大兴儒学礼仪,建立新教育选举制度,注重文化内在修为。唐太宗非常注重书法的价值,为王羲之做传,并将其塑造成当时国人的书法高峰:“于右军之书,特留睿赏,贞观初下昭购求,殆尽遗逸”,“尝以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这主要在于唐太宗看中王羲之书法的不激不厉、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般的文质彬彬、温润妍秀、重意尚韵的美学原则,与唐初审美趣味相合。他在《王羲之传论》赞扬王羲之书法是“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由此推动了一场朝野上下的对书法尽善尽美的追求。唐太宗在《论书》中强调书法骨力洞达的美学要求和气韵冲和的美学范式意义:“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唯求其骨力,及得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二欧阳询书法展现唐楷法度之高度欧阳询(557-64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以楷书称著于世的书法大家,也是一位长寿书法家,活了整整八十五岁。欧阳询最初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后兼得秦篆、汉隶、魏碑之法,而自成一家,称为“欧体”,可谓诸体皆能,笔力劲险。官至太子率更令,封渤海县令。精通经史,著有《艺文类聚》一百卷。欧阳询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王献之书法一本,数月赏玩,甚至因悟笔法之喜而难以成眠。他的书法,在隋碑峻严朴茂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用笔险劲,结体庄重,间架精密,章法森严。其代表作品为《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等。《化度寺碑》为欧阳询七十五岁时所书,共三十五行,每行三十三字。此碑在宋代断毁,传世拓本甚多,最珍贵的是上海吴县吴氏四欧堂藏本,现存上海博物馆。笔法精绝,结体高妙,严劲缜密,深合体方笔圆之意,风格雄健雅致,气象浑穆高简,是人书俱老的重要作品。《九成宫醴泉铭》为其七十六岁时所书,是欧阳询应诏之作,书写时恭谨严肃,一笔不苟,法度森严。笔法瘦劲,法度森严,于提按中见方圆,于疏朗中见险峻。间架结构中宫紧缩,四维张开,伸敛有度,收纵自如,平正中见险竣,开唐楷方正峻利之先风,为学习楷书的典范之作。欧阳询楷书笔法除了起笔收笔有方笔圆笔、折笔转笔、疾笔涩笔、提笔顿笔、藏锋露锋、中锋偏锋之分以外,还特别强调笔划的刚健柔媚,即所谓“铁画银钩”。欧阳询在《用笔论》中说:“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对刚劲和柔媚两种不同用笔技法或风格加以形象概括。“铁画银钩”强调书法艺术应象“铁画”、“银钩”那样,具有明确的形象和质感。这种对“铁”与“银”的不同质感的联想,是由用笔的方圆、刚柔、疾徐变化造成的。书法反映事物的形体美,必须使每一点划都给人以实在的形体感。同时,形体必须瘦肥适度,象铁画、银钩一样具有立体感,能反映现实中各种事物质地的美:坚韧、遒健(如铁、骨)和柔媚、盘曲(如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