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说新语》中的家庭教育策略(
马艳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集,虽非家庭教育专著,但在记载东汉末年至东晋末年二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琐闻佚事、清谈玄言、品题人物、饮酒恣肆、适意任为中,却隐蕴着一股古朴厚重、清新和雅的家庭教育策略之气。从教育方式到教育内容都为后世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可鉴之处。
关键词:世说新语;家庭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8)06-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这从《中国丛书综录》中《家训》部分所列的书目达117种之多就可见一斑。而散见于其它典籍著作中的家庭教育理念、策略就更数不胜数。汉末至魏晋,随着董仲舒等汉儒“独尊儒术”的僵化礼制思想被打破,人们开始了思想的自由驰骋。就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1](133)魏晋士人虽然饮酒恣肆、任性适意,但在看似漫不经心、玩世不恭的背后却极其重视家庭教育,从而也推动了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蓬勃发展。《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集,虽非家庭教育专著,但在记载东汉末年至东晋末年二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琐闻佚事、清谈玄言、品题人物、饮酒恣肆、适意任为中,却隐蕴着一股古朴厚重、清新和雅的家庭教育策略之气。从教育方式到教育内容都为后世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可鉴之处。
一、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
教育有法,而无定法。教育和受教育的主体都是人,人是感性的而非呆板的。由于魏晋特殊的社会背景,时人心性自由、适意放达,家庭教育方式也打破了汉代礼制的种种束缚,样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一)重视启发引导式的教育
启发引导式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从孔子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魏晋人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再丰富和再发展。如“借景启发”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93) [言语71]
又如“间接启发”式: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2](106) [言语92]
有时候做某些事的行为规范让孩子自己说出来和家长直接告诉孩子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孩子自己说出来的会牢记于心,而家长的直接说教却抛之脑后。谢安在教育子侄们时就很巧妙地运用了这种“间接启发”:他不希望子侄们干预皇室之事,没有直接用命令,而是问他们:“自家子弟如何干预人家的事,为什么一定希望他们很出众呢?”而谢玄的回答“只是希望子弟出众就好,不必是为了预人事。”也正就是他想要说的。这其中的教育策略不可谓不智慧也。
再如“对话启发”式:
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2](175) [文学52]
在诗文探讨时,谢安没有直接说他觉得哪句佳,而是先和子侄们交流,在对话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观点,引发子辈们自己去思考。如此潜移默化地启发引导,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了!
注重家庭环境的熏陶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曾子的《大戴礼记》中就提到:“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憘憘,朋友切切,远者以貌,近者以情,友以立其所能,而远其所不能。苟无所失其所守,亦可与终身矣。”而魏晋时期,门阀观念相当严重,那些世家大族与生俱来的自豪感是不会让他们甘于“平庸”,甘于和庶族地主们平起平坐的,所以在这个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的时代,他们不仅得保全家族人的性命,还得保证门风的承袭和世族的衍续。因此,给家族子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如: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诉,逢彼之怒。”[2](141) [文学3]
二婢在郑玄盛怒之下竟引《诗经·邶风·式微》中的“胡为乎泥中”和《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薄言往诉,逢彼之怒”相戏,且恰到好处。奴婢尚能出此雅言,又何况是郑玄尽心栽培的自家子侄们呢?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定然也是“吐嘱之玄远高雅”!
谢中郎云:“王脩载乐托之性,出自门风。”[2](384) [赏誉122]
一个人的性情用门风使然来究其根缘,可见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可谓是沁之脾脏,入骨三分。
重视让孩子结交名士
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当时的“清谈”中。这项始自东汉的本为干预朝政的政治行为到了晋时已变为“专谈玄理”,且流为风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TEAM跨学科课程整合的理念、模式构建与实施挑战研究.docx VIP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包含内容).docx VIP
- 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专业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智慧乡村、智慧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可追溯平台建设方案.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思政案例构建与实践(包含申报书内容、合作方案、合作协议).docx
- 智能建造系统架构与发展路径.docx VIP
- 智能建造系统架构与发展路径.docx VIP
- 制药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x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工科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包含申报书内容、合作方案、合作协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