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系统的发展 语音的发展 推断音变的材料 (一)方言和亲属语言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差异,有些地区语言发展得快些,有些地区发展得慢些。语言的地区差异(即方言差异或亲属语言的差异)往往代表某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我们可以从地域的差别探索有关现象的发展过程。 广州话中/k k? x /和/ts ts? s /两组声母的拼合情况: 开合 齐撮 /k k? x / 怪扣汉 经旗晓兴权 /ts ts s / 早葱三 精齐小星全 北京话/k k? x /和/ts ts? s /两组声母的拼合情况: 开合 齐撮 /k kx / 怪扣汉 /t?t? ?/ 经旗晓兴权//精齐小星全 /ts ts s / 早葱三 苏州话中与齐撮呼相拼的/k/组已经都读为/??/组,而/ts/组不变: 齐撮 /k kx / /t?t? ?/ 经旗晓兴权 /ts ts s / 精齐小星全 上海话与齐撮呼相拼的/k/组已经都读为/??/组,/ts/组中清音读为/??/组,但浊音仍不变: 齐撮 /k kx / /t?t? ?/ 经旗晓兴权//精星 /ts ts s / 齐小全 宁波话中与齐撮呼相拼的/k//ts/组都变成了/??/组,同北京话: 齐撮 /k kx / /t?t? ?/ 经旗晓兴权//精星齐小全 /ts ts s / 音韵学中把舌面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呼相拼的组和叫作团音,如京剧中的“基”[t?i],把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呼相拼叫作尖音,如京剧中的“祭”[tsi]。如果齐撮呼前的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也变成舌面音就叫做尖团合流。尖团合流是汉语语音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变化。 (二)诗词曲韵 古人作诗、作词、作曲都讲究押韵,所谓押韵,是要求诗词曲中某几个字同韵,即韵腹相近或相同,韵尾相同,声调相同。我们可以从古诗的用韵中看到古音的痕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州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崔颢《长干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三)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的读音和拼写规则要适应语言的状况。文字具有保守性,语言起了变化,文字往往还是老样子。我们可以利用文字的保守性去推断过去的语言的面貌和它的演变线索,在采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英语:fight、light、night、drought 英语语音在1400-1700年间经历过一次“元音大交替”,这次语音演变使得早期现代英语长元音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几乎所有长元音的发音舌位都比以前有所抬高,在抬到顶点时又向双元音过渡。经历过这次元音大交替后,英语单词的读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汉字属表意文字,字形本身不直接反映字的读音。这给利用汉字考察汉语语音变化带来了一些困难。但是汉字绝大多数的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在造字的时候,同声字的字读音相同或相近。 其:棋欺期基祺琪麒 非:辈排 番:潘蟠 登:澄橙” 者:都堵 奠:鄭 按照谐声造字的原则,上述字古代的读音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清代学者钱大昕由此推测出“古无轻唇音”和“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两个结论。 通假异文的材料: 《尚书?禹贡》“导菏泽,被孟豬(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孟诸” 《周礼?夏官?耿方氏》 “望诸” 《史记?夏本纪》 “明都” 《汉书?地理志》“盟诸” 其他材料: 《说文》:“娓,顺也,读苦媚。” 悲:府眉切 长:丁丈切 厦门方言:房、肥,福州 吴方言和粤方言:味、文、万、袜 厦门、福州方言:阵、郑、知、茶 (四)借词 古音还可以从古代的借词去探索。这里所说的“借词”包括汉语借自其他语言的音译字,也包括其他语言从汉语借去的音译词。 东汉以后,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土翻译了大量经文。很多词语都用当时的汉音去对译梵音。这些译名的读法在汉语里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原文是梵语的读音,我们可以从拼写中知道相应汉字的古代读音。 越南语、朝鲜语和日本语都曾从汉语中吸收了大量词语,它们的这些外来成分,因为输入的时间很早,而变化得特别慢,有好些往往比汉语任何方言的词语都古老,对研究汉语语言发展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语音演变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