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热液矿床各论
三 地下水热液矿床
(一)概述
一、1、地下水热液矿床:与岩浆活动无直接关系,在地壳浅部和表层的地热异常区,由地热或地热增温率导致的岩层内同生水或循环地下水活动性增强,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形成的含矿溶液,称为地下水含矿热液,当地下水含矿热液运移到有利构造和围岩中,通过充填和交代的成矿方式形成的矿床称为地下水热液矿床。
2、工业意义:主要金属矿产有Pb、Zn、Hg、Sb、As、Au、Ag、U、Ni、Mo等;非金属矿产有水晶、冰洲石、石棉、蛇纹石、重晶石等,有些矿床可以称为大型、超大型矿床(MVT型铅锌矿床、贵州万山汞矿床)
(二)地下水含矿热液的形成作用
1、侧分泌作用:热液可能是大气降水、原生水、或结晶时的释放水。热液流经围岩时,成矿组份从附近围岩中析出进入热液,形成含矿气水热液,矿质被热液带到附近有利空间沉淀成矿。
2、压实热液作用:岩石在压实过程中,岩层中的孔隙水受压而被释放出来。如原为海相沉积物在成岩、压实过程中,可释放出以卤化物为主的热卤水。在这些热液的作用下,可形成后生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如某些泥质岩中的铅锌矿脉可能是这种成因造成的。
3、下渗水环流热液作用:下渗水沿断裂、裂隙带循环,通过加温,使围岩中有用组份活化转移,进入热液,并在有利的岩性条件下富集。
4、热泉堆积作用:一般发生在年轻和正在进行矿化的地区。热泉水基本上是大气降水,一般含有较高的Hg、As、F等元素,随着温度下降,有用组分沉淀堆积可形成矿床,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汞矿床就是一例。
(三)地下水热液矿床的特征
其总体特征与岩浆热液矿床大体相似,但还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矿床及其附近一般无岩浆岩体出露,即使有,也与矿床无直接直接关系;
(2)矿化明显受一定地层、岩性(岩相)控制,矿床常产于一定层位中,矿体常集中在某些岩性段:ⅰ)海相、泻湖相碳酸盐岩(多与白云质碳酸盐岩和礁相杂岩);ⅱ)红色碎屑岩系中的浅色带及接触带;ⅲ)黑色页岩;
(3)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是褶皱、断裂、裂隙、及岩层的层间构造带,矿体多为两向至三向延长过渡的凸镜状、囊状或脉状矿体,在空间上沿一定层位呈带状分布;
(4)矿石成分简单,与围岩成分基本相似,金属矿物常为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辉锑矿、辰砂、雄黄、雌黄、黄铁矿、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等,矿物颗粒较大,并呈带状分布,有时晶体生长完好;
(5)围岩蚀变弱,主要为低温蚀变,如硅化、碳酸盐化、粘土化、重晶石化等;
(6)成矿温压低(T50-200℃,P<3×107-5×107Pa,D<1.5km),同位素变化大(δ34S变化范围-12.2-+36.1‰),矿石年龄可大于围岩,也可小于围岩。
(四)地下水热液矿床的主要类型
1、碳酸盐建造中的金矿床
此类矿床主要由地下水沿碳酸盐地层层间破碎带、断裂和裂隙运移过程中,萃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以充填和交代的方式在有利的地层和构造部位富集成矿。
矿床产于碳质薄层砂泥质碳酸盐岩中(灰岩或白云岩),金矿体或呈浸染状分布于蚀变岩中,或以石英脉的形式出现。矿石矿物除金矿物外,还有黄铁矿、雄黄、雌黄、辉锑矿、辰砂等;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白云岩化;金矿化与砷、锑、汞明显相关;金矿物的粒度细。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现于美国内华达洲的卡林为典型代表,因此又称为“卡林型”金矿床,我国陕西二台子、金厂等,川西北康定地区。
此外,在贵州尚有该类型的含金方解石脉型金矿床。
2、层状铅锌矿床
此类矿床规模大、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因此具重要的工业意义。以美国密西西比河谷地区的铅锌矿为代表,因此又称为密西西比式铅锌矿床(MVT)
(1)矿床产于一定层位地层中,就一个矿床而言,成矿局限于1-2层位;
(2)矿区内无火成岩,或与火成岩无关;
(3)容矿岩层以白云岩为主,常夹有礁灰岩(如美国密西西比铅锌矿床),有的矿床产于砂页岩中的层状铅锌矿床,以我国云南金顶铅锌矿为代表,产于中生代白垩和第三纪砂岩中;;
(4)矿体有似整合和不整合两类,前者矿体与围岩呈似整合,矿体呈似层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后者矿体与围岩不整合,矿体呈脉状、网脉状,受断裂、裂隙控制明显;
(5)方铅矿),矿石品位低,但储量大。矿石矿物多呈浸染状沿岩层微层理分布;
(6)围岩蚀变以硅化、白云岩化为主;
(7)成矿温度50-150℃(200 ℃),成矿溶液盐度15-20%(30%),包裹体成分Na、Ca、Cl为主,
有时含石油;δ34S=-8.03~+31.36‰;
(8)方铅矿年龄或与围岩接近,或老于围岩
典型矿例:美国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云南金顶铅锌矿床、辽宁关门山铅锌矿床
3、层状锑汞矿床
我国湘黔一带的汞锑矿床多属此类
(1)矿床具有层控性,矿体赋存于灰岩向白云岩过渡地带,与角砾岩关系密切,且区内无岩浆岩出露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粮食类原料.doc
- 第五章解线性代数方程组.doc
- 第五章顾客资格审查.doc
- 第五章:宴席菜单设计.doc
- 第五节太阳系小天体(详案).doc
-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doc
- 第五讲人际关系调适.doc
- 第五讲机器人触觉导航.doc
- 第五讲疾病经济负担卫生经济学.doc
- 第五课《友谊地久天长》.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