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续梁施工案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MPANYLIMITED
青荣城际铁路工程站前五标
跨环翠路特大桥
(40+64+40)m连续梁施工方案
中交三航局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2012年7月3日
青荣城际铁路工程QRZH-5标段
跨环翠路特大桥
(40+64+40)m连续梁施工方案
主编单位:中交三航局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第三项目部
主 编:王爱平(工程部部长、工程师)
参编人员:龚 磊(安 全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
杨丽星(工程部副部长、助理工程师)
审 核 人:孙 旭(项目总工、工 程 师)
编制日期:2012年7月3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高墩施工工艺方法 5
3.1、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5
3.2、墩身实体段及倒角施工 6
3.3、空心段墩身施工 8
3.4、钢筋加工及安装 9
3.5、混凝土浇筑 9
3.6、混凝土养护 10
四、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 10
五、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 10
六、安全管理体系 11
七、针对性安全技术方案及预防措施 21
八、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8
九、附件 29
跨环翠路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1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3-2009~J946-2009);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 10054-2010);
《跨环翠路特大桥》、《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梁防震落梁措施》施工图等设计文件;
1.2编制范围
青荣城际铁路跨环翠路特大桥有连续梁两座分别为(40+64+40m)和(40+56+40m),现以(40+64+40m)为列。
1.3设计概况
青荣城际铁路跨环翠路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设计采用挂篮悬浇法施工。
2.工程概况
2.1 桥位概况
青荣城际铁路跨环翠路特大桥在里程桩号DK257+045.02(94#~97#)处跨越既有道路黄河街,采用(40+64+40)m连续梁跨越既有道路黄河街,正线与道路中心线夹角41°50′。根据初步设计平面图及线路纵断面图所示桥面标高和路面标高推算及现场踏勘,拟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
2.2 主要工程内容
(40+64+40)m挂篮悬臂浇筑连续梁一座。
2.3地质情况
桥址区表覆少量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杂填土及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层粉砂、细砂和中砂;第四系全新统还相沉积层黏土、粉质黏土、淤泥、淤泥质黏土、粉土、粉砂、细砂、中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细砂、中砂、粗砂和砾砂、下伏古元古界粉子山群变质岩片岩以及古远古代晋宁期侵入岩片麻状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
2.4水文地质情况
桥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勘测期间水位埋深1.2m-5.2m(高程:4.76m-4.98m),水位季节变幅2.0-4.0m。
3.施工组织安排
3.1施工部署
挂篮悬臂浇筑连续梁跨越既有道路黄河街,施工难度大,是本工程的重点工程,拟在桥涵架子队中成立特殊结构梁架子班,选派具有跨既有线特殊结构梁施工经验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作业队进行该联连续梁施工。
3.2施工准备和协调方案
3.2.1施工前期准备
与局指及地方政府、以及道路管理部门取得联系,进行沟通协调,配合业主及上级单位完成本桥所处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工作,同时,与道路管理部门办理跨路施工所需的相关审批手续,尽早进行施工。
3.2.2技术准备
建立健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制定并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交接桩完成后,立即组织线路复测。根据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的精度,认真复测各导线点,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并与相邻标段贯通复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并详尽地调查沿线周围建(构)筑物和地上、地下管线的情况;水准点复测采用精密水准仪,导线点复测采用GPS和全站仪。
开工之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复核设计图纸,正确领会设计意图。发现设计有误或设计不明确时,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并对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进行现场核对,发现不符及时报设计单位解决,并详尽地调查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二届广州市小学生鸟类知识竞赛试题.ppt VIP
- 六年级典型事例300字范文汇总五篇.docx VIP
- 第6课连续量与开关量(课件).ppt VIP
- 金蝶财务软件K3车间作业管理操作流程.pdf VIP
- GA/T 144-2018 法庭科学指纹专业术语.pdf
- 昆明市主城调蓄池工程预评估报告.doc VIP
- 高中政治第6课 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课件+视频)-【中职名师课堂】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备课示范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4课 记录数据讲诀窍 教案.docx VIP
- 人工智能安全:原理与实践 课件 第1章 人工智能安全概述 .pptx
- 纺纱基础知识.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