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VIP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 题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 学 习 目 标 1.再现本单元知识要点 2.本节课以做题的形式开展练习性的学习 3.了解重点知识的概括,做复习巩固 重 点 难 点 重点:基础知识的记忆 难点:重点知识的概括总结 教 法 选 择 练习、讲解 课型 复习 课 前 准 备 自主记忆、归纳复习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是 教 学 时 数 1课时 教学 时数 第1课时 备课 总数 第25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 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台湾地区 2.“劝蒋——扣蒋——释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南京解放 3.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 )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周恩来 4.如果让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那么,你知道西安事变爆发后,赴西安进行调停的中共代表是谁吗( )A.周恩来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毛泽东 5.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6.“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此篇文章最有可能的成文时间是( ) 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 7.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这一事件是( ) A.卢沟桥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八一三事变 D.占领南京 8.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拼死抵抗,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该战役的领导人是( )A.蒋介石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彭德怀 9.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A.红军长征胜利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提示一:他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提示二:周恩来为其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提示三: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侯德榜 11.著名画家徐悲鸿在抗战中多次举办画展为抗战筹款,充分显示了他的爱国热忱。他最擅长画的是( ) A.虾 B.牛 C.仕女画 D.马 12.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振兴民族工业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 ) A.张謇 B.冼星海 C.徐悲鸿 D.侯德榜 13.1939年1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由南昌迁到吉安,几个月后迁到泰和,1945年初迁至宁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省政府这几次辗转迁徙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国民党军队围剿红军 C.侵华日军步步进逼           D.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14.1945年,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我党制定了政治路线。这一路线制定于(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5.(2012·山东泰安中考)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取胜的原因是( ) A.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爱国华侨的援助 16.“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二大 17.“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