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王维诗中的禅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王维诗中的禅意 李金娥 (唐山市第八中学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王维是我国唯一享有“诗佛”称号的诗人,在他的诗中有浓浓的禅意。这和当时佛教的盛行及家庭的影响有关,当然更与他的仕途不畅相连。王维诗中的禅意表现在他对自然山水的理解和直接的说教。 关键词:禅;空、寂;闲居;静坐; 归隐田园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他的诗既有陶诗浑融完整的意境,又有谢诗 精工刻画的描写。语言也高度清新洗练,朴素之中有润泽华彩。然而他的诗中佛老气很重,禅味很浓。胡应麟《诗薮》说:“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徐增《而庵诗话》说:“摩诘精大雄氏之学,篇篇字句皆合圣教。”这些评论,都说明了佛教信仰对王维的诗歌创作有很深的影响。如他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清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就是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的写照。不知香积寺,却去拜访,见出诗人的洒脱不羁。未到寺中,已是云封雾罩,可想香积寺之幽远。诗人听泉声幽咽,感受日色寒冷,这是多么荒僻而又幽远的境界。暮色降临,诗人不禁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这“安禅制毒龙”不是诗人心迹的自然流露吗? 王维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了“诗佛”之称誉的诗人。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能坚持较为严格的宗教实践,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昧,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因此王维为“诗中之佛”是不过分的。那“佛学”何以对王维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呢? 首先,王维的禅缘是和他的家庭影响分不开的。王维的母亲崔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王维在《请施庄为寺表》中写道:“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斋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大照禅师即普寂,为禅宗北派祖师神秀的大弟子,神秀灭后,其法众由普寂统领。《唐高僧传》记述:开元十三年(725)即王维24岁时,普寂由洛阳移居长安,“王公大人,竞来礼谒。”崔氏得拜这样一个高僧为师,守戒习禅三十多年,自然是一个颇有修养的居士了。生长在佛教气氛如此浓厚的家庭,在母亲的影响下,王维和弟弟王缙“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旧唐书#8226;王维传》) 其次,唐朝是一个佛教全面成熟的时期,佛教的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家皆知的“大唐西域记”就发生在唐代,当时可以说是广普佛法,寺院的建筑不亚于“四百八十寺”的南朝。除天台、三论、唯识诸宗已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外,华严宗和禅宗也确立了相当成熟的核心思想。士大夫学佛佞佛的风气极盛。王维作为一位虔诚的奉佛者,对中国佛学,不但有很深的领会,而且也有认真的践行。王维年近三十丧妻,“亡妻不再娶,三十余年孤居一室,摒绝尘累” (《旧唐书#8226;王维传》)。王维交游的僧人居士很多,在其诗文中有名有姓的就有近三十人。 另外,王维仕途的不畅,也是他笃信佛教的一个原因。早期的王维也有一定的向往开明政治的热情,对张九龄的“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献始兴公》)的开明政治表示积极支持。大约在他四十岁后,李林甫上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为奸相李林甫所陷害,被罢相。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独揽朝政,国事日非。他渐渐觉得仕途生活“既寡遂性欢,恐遭负时累”(《赠从弟司库员外》)就这样,早年就笃信佛教的他开始了“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的亦官亦隐的生活。从开元二十八年(740)起,他先隐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别墅,后来在蓝田西南鹿苑寺畔辋川得到唐初诗人宋之问的别墅,遂迁于此,过着禅悦诗情的生活。自然,他的思想也反映到了自己的诗中。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这首诗给人一种“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让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静,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一个沉浸在寂的欢乐之中的诗人形象透露了出来。清朝诗论巨擘沈德潜说王维诗句“不用禅语,时得禅理”。在本诗中很能体现。在山水田园生活的描绘中蕴含禅意,用热闹的字眼透出幽静的意境,寓静于动,动中显静,以含蓄曲隐、意在言外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在此方面,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深邃的哲理。 那么王维诗中的禅意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诗歌中极力营造一种空、寂、闲的氛围,表现诗人清静虚空的心境。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