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落尘网,归去来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误落尘网,归去来兮 作者: 七弦琴  发表时间 2010-08-29 13:33:56 人气:380 编辑按: ????今天是“五一”小长假上班的第一天,尽管每一次这样的国家法定假我从未完全享受过它,但是短短的休息也足以暂时忘记上班的苦恼和郁闷,早上起来一百个不愿意,仍然面无表情来到单位,继续漫长而痛苦的折磨。每天呆在同一屋里,尽管一天下来有干不完的工作,但内心的苦闷与空虚与日俱增,无论你表现如何出类拔萃,永远都没有出头之日,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无论眼前还是未来永远都是无望而无趣的人生。 ????如果上班不快乐不如放弃,说这样话的人一定有足够的资本,记得《寒武记》里亦舒曾经这样说过,读亦舒的文章就如倾听一位智者的话语,简短精悍的篇幅,简明扼要概括中心意图,生活中细小的琐碎也能娓娓而谈,文字虽不华丽,却很深刻,也较实用。很多人拿来做“葵花宝典”,指导日常生活。本来你有的经验尚未道出口,而她三言二语已道破天机。岂非就是你所想,简直就想为她的精辟鼓掌!这么一个知性的女性一定是职场的“白骨精”,果不其然,中学毕业后,就在《明报》任职记者,担任过电影杂志采访和编辑等,有一位清华毕业生曾告诉我,在北京真正有本事的是从事律师、记者职业的人。但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亦舒后来到英国修读酒店食物管理课程,三年后回港,任职富丽华酒店公关部。看来正如她所说:“只能有一份职业,借之糊口,辛劳一生,有多少人敢说他的工作是事业?” ????几年前单位的一位女大学生,乒乓球比赛的时候我差一点输给她,之后就听说她辞职了。今年乒乓球比赛时有人说她去了北京,当了一名编辑,打扮非常时髦。她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不甘于一直默默无闻,想干一番事业。特别是有写作特长,真是替她高兴,竟然这么幸运,可以做喜欢的事情,不在乎别人的议论、更不在意无法预知的未来,就可以抛弃一切,一走了之。我何曾有她一点的勇气! ????走之前听人说她一直在找我的手机号码,来我办公室因出差未遇,我想,无论是否见到她结局是一样的,我不会有丝毫动摇她的想法,鼓励她走出去也是我曾经的理想 ????一直感慨身边缺少有才有貌有智慧的女人,世事洞明又处之安然,一句话足可以让你豁然了悟、一声问候足可以让你温暖一生的女人。与这样的人在一起,不知不觉中所有的不快都会烟消云散。这样的女人,若有,也如昙花,转瞬即逝。现实中有貌的女人大多浅薄无知、爱慕虚荣;有才的女人大多长相不敢恭维;而有智慧的女人又太工于心计。我们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无外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本来恨之入骨,见面仍可满脸堆笑,公共场合亦可以厚颜无耻歌功颂德的人。还有一种别有用心的人,你只不过是她利用的一件物品,需用的时候拿来由她所用,一旦没有价值便弃之如履,再也没有任何来往。许多权倾一时的人身边蜂蝶群舞,就以为朋友无数,看不清哪一个是真心?哪一个是假义!一旦下台,树倒猢狲散有之、落井下石者有之,才后悔当初遇人不淑。怨不得别人如何宵小,只怪自己头脑简单、分辩不清。 ????我一直坚持认为想要得到的多就要付出的多,得到一些什么东西?无非名或利,真正看淡名利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活该他们互相陷害、自取其辱。当我乐得在家里喝茶读书发呆时,想起有些人上窜下跳忙个不休,惶惶恐恐过活着,永远没有享有过内心的安静,虽然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内心脆弱不堪,精神世界苍白无力,像一头牛马一样被名利牵着鼻子走向坟墓、走完人生,枉托生一次人形! ????今年去世的美国作家塞林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出现的最重要的作家,1951年出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成为他为数不多、最有影响力的作品,该书一经问世便风靡全球,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至今仍十分畅销。书中主人公16岁的霍尔顿是一个拒绝成人世界的年轻人,不愿接受成人世界的虚伪,对现实世界抱着一种怀疑、逃避的态度,宁肯与这个世界对峙、隔阂,也要保持没被污染的纯真。塞林格这样写的,也这样做了。在他成名二年后,1953年搬出了曼哈顿的家,来到新罕布什尔康沃尔的一处占地90英亩,位于树木繁茂的山坡上的新家,实现了“用自己挣的钱盖个小屋,在里面度完余生”的愿望,并最终过上了心目中向往的“远离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的交谈”的生活。塞林格能够91岁无疾而终,与他朴素淡薄的心地和安静平和的生活环境有直接关系。他曾经说过:“不再出书使我得到了一种美妙的宁静,非常平和。我喜欢写作,不过,我只是为自己和自己的快乐而写作”。塞林格是幸运的,因为他出生在国外,为了不让世人打扰可以将自己家的围墙加高,轻而易举阻挡了外面纷纭繁杂的世界和喧嚣。尊重人权的世界使他度过舒适而惬意的一生。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在中国这样的先例真是廖若晨星,是因为中国人名利思想太重不愿隐仕?比如中国一直倡导的以“学而优则仕”作为梦寐以求的正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