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黄脂与黄疸肉尸鉴别方法与处理.docVIP

猪肉黄脂与黄疸肉尸鉴别方法与处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肉黄脂与黄疸肉尸鉴别方法与处理

猪肉黄脂和黄疸肉尸的鉴别方法与处理   摘 要:该文分析了猪肉黄脂和黄疸的成因及肉尸鉴别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猪肉;黄脂;黄疸;鉴别方法;处理 中图分类号 S8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 0089-02 定点屠宰厂开展生猪屠宰检疫,是发现动物产品卫生质量异常和保障动物产品安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笔者在铜陵市隆门定点屠宰厂屠宰检疫中发现了以脂肪黄染为主要特征的黄膘猪肉。由于黄膘包含黄脂和黄疸两项内容,两者的动物卫生评定并不相同,所以必须加以鉴别。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一年时间内,笔者共检疫生猪107 499头,其中检出黄膘肉14头,检出率为0.013%,并对其中的6例黄膘肉,将感官鉴定疑似黄脂猪肉选为第1~3例,疑似黄疸猪肉选为4~6例,进行了黄脂和黄疸的鉴别试验 1 黄脂和黄疸的成因 1.1 黄脂的成因 一般由于食用了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引起或体内缺乏VE 1.2 黄疸的成因 (1)溶血性疾病,如血孢虫,血液病和中毒;(2)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肝炎或急性肝广泛性坏死;(3)肝内胆汁排出障碍,如胆道炎症,胆道阻塞 2 黄脂和黄疸的肉尸鉴别 2.1 感官鉴定 2.1.1 眼观法 黄脂和黄疸的现场鉴定主要靠肉眼观察。根据《简明兽医词典》中“黄疸肉越放置越黄,而黄脂肉从放置后黄色可逐渐减轻或消失”的论述进行了本实验。冬季叫屠户把猪肉直接放在室内肉案上,夏季把肉放在市场冷库冷藏,经一昼夜放置后取出观察,看到猪肉黄色已经消失或显著减褪,但皮下脂肪用刀切开后,仍可见到少量黄色颗粒为黄脂。猪肉黄色未褪,经一段时间阳光照射后,肉体的颜色似乎变得更黄为黄疸。在感官鉴定中,还要重点观察关节液、组织液、血管内膜和皮肤的色泽往往具有重要的病症性意义。黄疸:疾病引起的肝胆病变,如肝硬化、实质性肝炎、胆管阻塞,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发黄,皮肤、脂肪、粘膜、巩膜、肌膜、关节囊液呈黄色,放置越久颜色越深,俗称冷黄。在检出的14头黄膘肉中,有9头猪肉,除皮下及体腔内的脂肪组织发黄之外,皮肤、粘膜、结膜、关节囊滑液、组织液、血液内膜、肌腱以及实质性器官均被染成不同程度的黄色,其中以关节囊滑液的黄色最为明显。有一严重病例,肉体通黄瘠瘦,嗅之有异常臭味,肾脏剖开后可见肾盂粘膜和髓质都呈黄褐色,肝脏稍有肿胀,这9头猪肉判定为黄疸。黄脂:由饲料引起的或脂肪代谢障碍引起的,与遗传有关,表现为局部性的发黄,放置久了,自行变浅或消失,仅见脂肪,特别是皮下脂肪发黄。肝胆正常。在检出的14头黄膘肉中,有5头仅肉体的脂肪组织发黄,其中以背部和腹部的皮下脂肪着色较为明显,其他器官组织并无黄染,俗称“热黄”,经鉴定为黄脂 2.1.2 煮熟和晾挂法 根据漳州大学韩陆奇在“黄疸的研究进展”中所述的加热煮熟褪色者为黄疸,呈鲜黄色为黄脂的鉴别方法,分别取6例猪肉的脂肪小样放在小型消毒锅内煮沸1~2h,见到1~3例小样呈微黄色,取出在空中晾挂褪色者为黄脂,而4~6例脂肪小样的黄色已经消褪,但变得暗淡无光,取出在空中晾挂氧化呈桔红色,则为黄疸 2.2 试验鉴别 将疑似的肉尸放置几小时,“冷黄”的猪肉是越放越黄,“热黄”的猪肉放置几小时就自行消失。夏天,急运进场的猪肉“热黄”多见,未做腌割的老猪也多见发黄,且脂肪色浑浊,早晨由于猪肉急待上市销售,将猪肉放置几小时,合格后再上市、屠商大多不愿意,特别夏天,温度高,猪肉易变质,应配合做理化学检验。同时,机械化生产流水线,检疫的时间短、速度快、主要依靠肉眼和实践经验作判断,在白炽灯下作判断更困难,除了作感观鉴别外,对疑似黄疸作理化学检验,显得尤其重要。理化学检验有硫酸法和苛性钠法2种,苛性钠法时间稍长一些 2.2.1 硫酸法 将1~3例和4~6例分别取5g脂肪置于各自小烧杯中,用剪刀将脂肪组织剪碎,然后向烧杯中倒入50%酒精约40mL进行浸抽,并不时震荡,过滤。分别取滤液5mL于6个试管中,然后向6个试管中分别滴加10~15滴浓硫酸,振摇均匀后,观察变化。见到4~6例试管的滤液中含有胆红素,滤液显绿色,再加入浓硫酸经适当加热后,则变为淡蓝色。而1~3例试管滤液中无胆红素,则滤液呈阴性反应 2.2.2 苛性钠法 将1~3例和4~6例分别称取约2g脂肪剪碎于各自试管中,分别加入约5mL5%NaOH水溶液,在酒精火焰上煮沸约1min,振摇试管,在流水下使其冷却。待试管内溶液冷却至约40~50℃(即用手触摸有温热感时),小心向试管中加入半量(2.5mL)的乙醚,轻轻混匀后,加塞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观察,发现4~6例上层乙醚无色,下层液体染成黄绿色表明检样中有胆红素存在,即检样为黄疸肉。而1~3例上层乙醚呈黄色,下层液体无色表明检样中含有天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