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三篇稿件谈新闻线索获取.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合三篇稿件谈新闻线索获取

结合三篇稿件谈新闻线索的获取   【摘要】不同于时政记者,一名专职舆论监督记者没有所谓的“口子”,如何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就成了关键。我们常常看到新手记者面对“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坐在办公室里空有一肚子抱负,抓耳挠腮等不来线索。事实上,好的线索一定不是“等”来的,而是有一整套发现、发掘的方法。笔者结合自己采写的三篇(组)稿件,浅谈如何获取好的新闻线索 【关键词】新闻线索舆论监督 笔者2005年大学毕业,2012年起在报社从事夜班编辑工作,在这7年时间里,先后在地市电视台和省级都市报担任记者。7年的记者生涯虽然不算久,但一定是我整个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特别幸运的是,来到报社后,我成为一名“机动”记者,主要从事重大突发事件、舆论监督报道的采写。从暗访诈骗公司时会小腿发抖,到直面黑社会分子威胁时淡定自若,一篇篇报道见证了一名年轻记者的成长。作为专职舆论监督记者,如何获取好的新闻线索?我想将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不成熟的见解与大家分享 一、对新闻热线的筛选 一般来说,通过电话、邮件、网络传达到单位的热线报料,是报社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但对于专职舆论监督记者来说,仅仅跟着线索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一定的筛选、鉴别能力。什么样的线索只能写一篇热线,什么样的线索能写成好稿,从接到热线以后,心中就应该有一个大概的想法 案例: 《公车撞死两人,开车的到底是谁?》(《新安晚报》2010年12月13日)) 新闻梗概:2010年12月11日傍晚5点40分左右,长丰县合水路万岗村路段,两名工人被一辆越野车撞飞身亡。记者赶赴当地调查发现,这辆车车身印有“动物卫生监督”字样,极有可能是长丰县畜牧水产局的公车。有群众表示,开车者是该单位领导,但有关方面讳莫如深 2010年12月11日晚上11点多,报社的热线部门反馈过来一条线索:家住长丰县下塘镇的一位居民打来电话,说就在当天下午,家门口的合水路上发生一起车祸,一辆黑色越野车把附近工地的两名工人撞飞,导致两人不幸身亡 虽然我们不愿意听到这样的悲剧,但车祸每天都在发生,对报纸的受众来说,也已经算不上是什么重大事件。然而当地村民报料时的说一句话引起我极大的好奇:“事情发生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但隐约能看到黑色的车身上印有白色的字,可能是公车。” 村民的话隐约让我感到,这并不是一起普通的车祸,因为事发当天是星期六,车身上印着字的公车在路上肇事,是不是涉嫌公车私用?开车的又是谁?由于当天已晚,我决定第二天一大早赶赴当地调查 12月12日上午,我驱车赶到事发路段,周围村民一听说是采访,都围了上来。村民万师傅告诉记者,事发时天色已暗,他正在路边盖房子,“一男一女由南向北沿马路西侧行走,这时一辆黑色越野车由南往北沿马路东侧开了过来,车速很快,快到弯道时也没转弯,直接驶入逆向车道,从背后把两个行人撞飞了30多米。”村民说,当时就发现,肇事车车型是一辆江淮瑞鹰,车身上写有“动物卫生监督”等字样 按照村民提供的线索,我从长丰县城各个事故停车场入手,先是找到了肇事车,确定了肇事车就是长丰县畜牧水产局的公车。随后我前往当地各个相关部门采访,尽管各部门都三缄其口不愿配合,最终还是通过蛛丝马迹得知开车的人是该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卞某。此稿最后被报社评为一等好稿,回想起来,如果我错把这条线索归为“普通车祸”而不采访不写稿,也许就与这条好稿失之交臂了 二、全国热点的本地化 食品安全、电梯安全、危险品存储安全……在国内有重大事件发生以后,随着媒体的步步跟进,某个热点也会现身舆论漩涡的中心。受限于报纸的定位,不可能每件国内热点事件都去现场采访,但作为一名舆论监督记者,必须要思考的是,同样的现象在本地有没有?如何将国内热点进行本地化? 案例: 《孩子坐校车家长心忐忑》(《新安晚报》2011年11月2日) 新闻梗概:记者经多日蹲守调查,发现在合肥市区内校车超载的现象很少见,但一些郊县幼儿园的校车超载比较严重。记者在左店乡直幼儿园暗访时发现,两辆面包车上分别乘坐了12名、15名孩子,属于严重超载。记者亮明身份上前追问时,险些被一辆面包车撞倒 2011年3月,北京,一辆核定载客49人的客车,载着81名幼儿园师生,以98公里的时速撞上路边的施工围挡,造成一名男童死亡,司机竟有10年吸毒史;2011年7月20日7时10分,大连,一辆载着17个孩子的“黑校车”与迎面而来的奔驰车相撞,车上的17个孩子均不同程度受伤;2011年9月26日,山西省介休市灵石县冷泉村一辆接送学生的微型面包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导致7名初中生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 这一年,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车安全事故在全国范围内频发,成为媒体及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相关舆情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