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适改编《西游记》不为人知原因
胡适改编《西游记》不为人知的原因 提到胡适,熟悉现代历史的人都不陌生,著名学者李泽厚这样评价道:“五四是一个群星明灿、人才喷涌的时期,许多人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以后还有持久影响的也不少。其中,胡适、陈独秀、鲁迅,无疑是屈指先数的前三名。”胡适当仁不让排在头名,主要基于在思想界的破旧创新,开一代风气之先。他“宁疑古而失之,不可信古而失之”的疑古精神和“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态度,使其在诸多领域都能摒弃陈见,大胆质疑敢发先声,即便是公认的经典名著《西游记》,也不例外
1919年,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新旧思想交锋仍然激烈,守旧势力祭出“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的“国粹”大旗,胡适则针锋相对,提出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他身体力行考证传统小说,发表了《红楼梦考证》《水浒传考证》和《西游记考证》等一系列影响极大的文章,其中尤以《红楼梦》考证成就最高,开创一代新“红学”
尽管胡适将小说提高到和经学、史学平起平坐的地位,强调这些名著在文学史上的正宗地位并协助出版“整理过”名著(即亚东版新式标点本白话小说),但私下却留有自己看法。1930年4月30日胡适致信杨杏佛时就提及:“记得五六年前曾与周豫才先生兄弟闲谈,我说,《西游记》的八十一难,最不能令人满意。”1934年7月,胡适终于将自己对《西游记》的“不满之处”诉诸笔端,改编之后刊登在《学文月刊》上。文章题为《〈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前面还有一段引言:“十年前我曾对鲁迅先生说起《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九十九回)未免太寒伧了,应该大大的改作,才衬得住这样一部大书。……现在收在这里,请爱读《西游记》的人批评指教。”
胡适改编范围“自第九十九回菩萨将难簿目过了一遍起,到第一百回却说八大金刚使第二阵香风,把他四众,不一日送回东土为止”,原著回目是“九九数完魔?i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故事大致为:观音菩萨检点灾难簿还缺一难,于是命揭谛赶上驾云护送唐僧师徒的金刚。金刚闻得菩萨法旨后,将师徒四人坠落在通天河。当年他们师徒受困于此幸得河中白鼋伏渡,现今重回故地,白鼋再次出现并驮四人渡河。快靠近东岸时老鼋询问当年嘱托,即央唐僧见如来后“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唐僧因上灵山后疏漏此事,一时无言以对。老鼋见其默然不应,心中明晓原委,猝然沉水将唐僧师徒和真经翻落河中。行者扯出师父,但经包、衣服、鞍辔俱湿。上岸后又遇阴魔夺经,唐僧师徒靠正法身和纯阳之性保住了经书。后四人又去附近陈家庄,受庄人礼敬款待后悄然离去
而胡适将此处回目换为“观音点簿添一难 唐僧割肉渡群魔”,故事则改为:
观音菩萨检点灾难簿还缺一难,于是命揭谛传言护送金刚。金刚将唐僧一行坠落林中。唐僧师徒不知身在何处,行者腾云探查发现前有大河,河边有高塔,对岸有城镇。师徒四人奔塔而去,到后打问才知此地属天竺婆罗涅斯国,大河为恒河,宝塔是该国古迹“三兽?@堵波”,“是如来在过去劫初修菩萨行时烧身供养天帝释之处”。恰好这天是月光王菩萨的节日,百姓都来此处扫塔祭赛。唐僧闻言大喜,朝塔礼拜后决定也参与祭扫。他告诉徒弟们此塔便是著名的“月中玉兔塔”,还讲解此塔来由:劫初时如来投生为白兔,与一狐一猿在林中修“菩萨行”,天帝释为试其修行功夫,变作饥饿老人前来求食。三兽外出为老人觅食,狐和猿均有所获,只有白兔空手而归。老人询问兔哥为何不布施。白兔惭愧,求同伴生火,火旺后对老人说愿以身供食,随即跳入烈焰。天帝释被白兔舍身精神感动,现出宝相,以须弥山尖为笔、皎月为画本,将白兔画在月亮上。天竺国人感于白兔烧身,于是建塔纪念
讲毕唐僧开始扫塔,扫至最上层时已月近中天。他被无边月色和肃穆夜景打动,于是让徒弟下塔守经,自己留在塔顶打坐。凝神入定后,忽闻空中有人喊他去了结公案,身体不觉飘起随那人到一平阳大地。落地后他定神四看,“只看见整千整万的异形怪状的鬼怪,也有像人形的,也有兽身人面的,也有完全兽形的,也有一身九头的,大都是浑身血污,破头折脚,肢体不全”。这些鬼怪见唐僧前来,涌起向其索命。唐僧心惊,同来那人低声耳语:这些是当年妄想吃唐僧肉而死于其徒弟手中的大小妖魔鬼魂,因得罪圣僧被打入恶道不得超生,现今奉地藏王菩萨法旨,来此完结公案
由于徒弟不在跟前,唐僧一时全没主意。那人告知此案只能自了,说完又将唐僧起在空中,前后左右一一指点死于取经路上的鬼魂:双叉岭、两山界的老虎,观音院的和尚,白虎岭的白骨精,压龙洞的九尾狐狸,车迟国的虎、鹿、羊大仙,大闹西天的六耳猕猴等,共计五万九千零四十九名。那人交待完毕后按落云头将唐僧放在石磴上,径自离去
唐僧忆及旧事,望着哀哭的鬼魂,恐惧之心遂化为慈悲不忍。他想起白兔舍身的故事和佛家的慈悲教诲,又念及此身本是四大偶然和合原无挂念,且取经大业已成,于是决意舍身度众。他给徒弟留下血书遗表后,拔出十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