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居易诗中忧国忧民意识.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白居易诗中忧国忧民意识

论白居易诗中的忧国忧民意识   综观中国文学史,敢为天下计的忧国忧民思想源远流长。从魏晋时曹氏父子努力建功立业,关注天下苍生到唐朝杜甫的济世宏愿,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折射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强烈爱国主义思想和忧民意识,这是中国文化中生生不息的血脉,潜藏于中国文化的丰厚土壤,闪烁着知识分子特殊的情怀和文化关照。相比较而言,在西方,人们由于在很大程度上更关注个体的生存状况,这种忧国忧民的意识就显得有点儿薄弱。那么,白居易作为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又是怎样体现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呢?让我们从诗的鉴赏中找到答案 白居易一生兼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然而,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思想观念对其影响最为明显。在《轻肥》中,他对中唐宦官专权,飞扬跋扈这一时代痼疾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而结尾一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表达了诗人对受苦受难的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在《买花》《重赋》《卖炭翁》《观刈麦》《杜陵叟》《缭绫》《村居苦寒》等诗中,诗人强烈地批判了统治阶级的奢侈浪费、残酷霸道和黑暗统治,反映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生活悬殊和尖锐矛盾。“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吊影分为千里燕,辞根散作九秋蓬”……从这些生动的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面对统治阶级贪婪成性时忧虑的表情和对于千千万万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的忏悔,以及听到的一个知识分子发出的沉重叹息。因为一方面他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在人民的眼前,另一方面他又是以一个统治阶级的代言人奉行着他所不愿奉行的一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的知识分子深谙此道,特别是跻身于仕途的精英更具有忧国忧民的情怀。自从孟夫子提出“民贵,君轻,社稷次之”的主张,中国的统治阶级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多采取民本思想,“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然而,一旦走过了这段艰苦的岁月,他们便被花天酒地的生活征服,从此忘记什么是“居安思危”,恣意挥霍起来,蛮横霸道起来,最终人民揭竿而起,落得一个身首异地的下场 白居易处于中晚唐时期,统治阶级贪婪腐化,不思进取。此情此景,他忧愁满怀。在《上阳白发人》中,他对统治阶级强选民间的以供享乐而终遭幽闭的宫女寄予了深切同情,话语之间流露出作者的满腔悲愤。在《琵琶行》中,作者对颠沛流离的“同是天涯沦落人”怀有无限感伤之情。白居易此时被贬江州,仕途失意如此,加上流落他乡之痛,无疑增添了他对底层人民的关注与了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当白居易发现自己的身世之悲与琵琶女的遭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时,知识分子的万千感慨犹如闸水一样喷薄欲出 如果说在上述作品中,作者只是从某一个方面来表达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那么,在《长恨歌》中,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则在矛盾中达到顶峰。作者有感于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表示深切同情和惋惜。在“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诗句中,作者对于李杨爱情的歌颂,不仅带有他自己的情感体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真正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也许,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李杨之间的爱情是无可非议的,因为那是人世间最纯洁最深厚的感情,更是对人自身需要的满足。然而,这种最合理的需要发生在帝王的身上,就显得有点儿奢侈了。帝王需要“治国平天下”,却不允许有更多的儿女私情;帝王的一举一动关乎社稷苍生,不可等闲视之。因此,白居易对于李隆基的批判也是十分明显的。在“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诗句中,作者对李杨荒淫误国的批判是一针见血的,同时,也是故事悲剧的根源。他们不顾国家之安危,沉迷于酒色声乐之中,这显然与儒家所倡导的治国思想是悖逆的。正所谓“逸豫可以亡身”,李杨天上人间,也是对历史和人民的交待。不言而喻,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因此可以说,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和作为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对于爱情阐释的矛盾,在白居易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究其根源在于,中国知识分子自始至终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他们并不认为自己通过科举踏上仕途之路后,就可以碌碌无为,高枕无忧。相反,他们有着极强的民本意识和国家意识,人民与国家休戚相关,国家是人民生存之屏障,人民是国家发展之根源。白居易生于多事之秋,统治阶级巧立名目,挥霍浪费,蛮横霸道。社会如此黑暗,也许有些人会选择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