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国书香节为广东文明播火南粤无处不阅读.
南国书香节为广东文明播火南粤无处不阅读 7月20日,为期7天的2015南国书香节落下帷幕。统计显示,总入场人流量超过140万人,其中广州主会场超70万人,珠海、中山、惠州、江门、阳江5个会场的总人数超78万人。图书销码洋超过3000万元,广州主会场占2000多万元
本届南国书香节以“阅读无处不在”为主题,统计数据以科学的方式支持了这一目标。已有22年历史的城市文化盛会,已经将这一主题转化为对广东尤其是广州阅读现状的一种事实描述。 回应现实的书香节
与大部分专业展会浓重的经济贸易行为属性不同,南国书香节是一个社会性的文化活动,它的风向标意义在于可以从中透视一地的居民对于知识的渴求度,以及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取向
书香节现场设置了羊城书展馆、广东馆、中国出版集团馆、少儿馆、港台及海外馆、数字出版网友动漫馆等50多个区域,总量达35万种,齐全的图书种类和清晰的场馆特色,使人们对图书的“按需捕获”变得简单
8月19日下午,《南风窗》记者在武侠馆遇到了一位女大学生,因为正值暑假,她有充裕的时间流连和挑选,已经连续4天时间浸泡在场馆内。“展馆很多,每一个馆都可以让你慢慢挑上一整天,这种感觉特别幸福。”
这正是书香节的一大魅力,因为它很好地回应了当前社会的图书需求现状:时代已经从书籍匮乏步入书籍极大丰富。从明代宋濂那句有名的“家贫无以致书以观”转变为眼花缭乱以至常常“持币观望”
规模宏大的图书集中展示,既是一种选择辅助,也是一种启蒙,足以让许多有阅读迷茫征候的人群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与方向,或者强化已有的兴趣与方向。比如广州市民黄女士,她除了到现场买书,还特别前往聆听翻译家林少华谈论村上春树写作的讲座,因为她一直热爱村上春树的作品。交流强化了阅读爱好,同时也把阅读的魅力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
除了林少华,还有易中天、王跃文、余世存、阿来、蔡澜等200多位知名作者现身书香节,此外主、分会场还一共安排了300多场文化活动。面对面的精神交流以及强烈的群体参与感,是通过网络获取知识所不能提供的,这事实上也从一个层面揭示了纸张仍然是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手段。 向日常延伸的影响力
“阅读无处不在”,这一主题号召事实上已经阐明,书香节更重要的意义是将阅读习惯带回日常生活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一次“文化嘉年华”
“无处”,一般理解是场所、时间没有限制。这既是一种对市民阅读习惯的建议,也是对城市文化功能的考验
现在的广州,在太古汇有集图书、艺术品销售和文化沙龙的举办为一体的方所书店,中信广场地下后街有静谧的唐宁书店,中山大学西门有静处一地的博尔赫斯书店,还有提供咖啡和沙发的安静的缺书店,此外,各种自成风格的小书店散落在城市街头巷尾,书籍的可获性已经功能强大,而它与生活、休闲场所的紧密结合让公共空间阅读可以随时以舒适的方式进行
敬一丹说,在书香节现场感觉“特别舒服,很享受”。其实这种享受感早已向着城市的日常生活场合溢出,人性化的平台营造让读书挣脱了传统印象,不再是一种苦差
文化功能还在进一步向人们的散碎时间“进攻”,特别具有观察意义的是,南国书香节期间,方所、禾田书房、学而优和朗声图书4家广州书商还在有轨电车上开通了“阅读专列”。在这些书店的“包装”下,4节车厢充满了书香味道,激发人们的阅读冲动。尽管它的象征意义可能更强一点,但这种从海绵里挤水一般的阅读理念倡导,无疑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促动
“无处不在”,至少还应包括年龄也不成为障碍这一理解。根据《南风窗》记者现场观察,广州主会场的入场市民,从耄耋老者到垂髫童稚,囊括了各个年龄层次。不少家庭全员集体入场,说明对于阅读的意义、功能的认识已经以代际教育的形式深植于社会大众观念当中,这可能是倡导阅读者最具成就感的一面
对书籍的态度,一定程度上揭示着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潜力,除了推动经济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人的文明素质潜力,后者越来越成为当前社会建设的迫切任务
社会的阅读量不好统计,因为民间一本书的传阅率很难掌握,但一个地方对书籍的需求量可以作为一个不完全的参考指标。今年1月份当当网发布的《2014当当中国图书消费报告》,广东以年5500万册的图书消费量,成为全国最爱读书省份。这说明广东人爱书、爱知识,也说明广东的社会公共阅读建设卓有成效
正如第三次参加南国书香节的作家阿来所说,“书香节之所以能年年这样办下来,一定是因为有好的读者。” 直击阅读习惯培养
前文已经提到,社会的阅读量是难以精准掌握的,除了传统纸质渠道,电子阅读正成为一种更具普及型的阅读形态,这两者目前都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肖开林代表着传统的知识传播模式,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纸质图书与数字媒介之间其实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电子出版物增长迅猛,但从国家数据来看,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