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客家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家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探讨

客家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研究   [摘 要]客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块灿烂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闽西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本就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客家文化,将客家山歌、客家楹联、客家人文精神、客家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整合,能使课堂教学更高效,使学生不忘根本,人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客家文化 语文教学 有效整合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6)160007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代代中国人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也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土壤。客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块灿烂的瑰宝,具有独特的魅力。闽西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本就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客家文化,培养本土情结对提高学生基本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而且通过语文学习,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这明确要求了教师应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果能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进行语文教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更可能成为有效课堂。下面谈谈怎样才能将客家文化渗透到日常语文教学中 一、客家山歌与诗歌教学 中国古典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是文学殿堂中最精美的一部分。在中学语文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因它短小凝练,含蓄蕴藉,对学生来说更是一个难点。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又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收了南方各地民歌的养分,脍炙人口。用客家方言、山歌去印证诗歌的一些知识,由熟悉的知识去切入,使抽象的知识通俗易懂,学生会更感兴趣 高中接触古诗从《诗经》开始,《诗经》生僻字较多, 但它来源于劳动人民,内容朴实,就像学生熟悉的客家山歌。《诗经》中常用的比兴手法在山歌中也有体现,讲《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时,列举客家山歌“山上一枝芙蓉花,日子长久会跌下,敢久蛮见妹个面(这么久没见妹的面),心肝跌落手中拿”。这首山歌通过比兴手法,由芙蓉花开久会谢起兴,讲述对爱人的思念,非常生动,更可以和初中课文中的《关雎》相印证,从而让学生明白“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意思 诗歌的其他特点比如押韵、修辞手法等,在客家山歌中也有许多例子:“不要愁来不要愁,自有云开见日头,自有水清见石子,自有好日在后头”,“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古诗中有些我们现在读起来觉得不押韵的地方,用客家方言读就会觉得押韵,这也说明了方言中的古汉语保存较好,课堂上适当穿插这些,既可以传承客家传统文化,又可以学习课本知识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客家楹联与对联教学 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现今春联、寿联、行业联等依然重要,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学习对联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回家收集对联,尤其是我们武平县中山镇的特色――姓氏联。中山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百姓镇,聚居102姓人家,客家话与军家话兼相使用,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古镇上盛行姓氏门联,每逢节庆喜事,各家各户均贴上自己的姓氏联,以表达念祖追宗,饮水思源之情。如“高山流水第,舞鹤飞鸿家”(钟姓),“好古家声远,秘书世泽长。横批:颍川流芳”(陈姓),“金鉴千秋第,青钱万选家” (张姓),等等。每副对联的背后都有相应的历史故事,让家在中山镇的学生收集到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共享,既可了解当地文化特色,又可以此分析对联的“仄起平收、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等常识,增加故事的积累,作为作文事例使用,由学生自己去收集,从自己的姓氏入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在蔚为大观的客家楹联中,除了许多溯源敬祖的内容外,还有大量教育子孙为人处世、修身养德的内容,特别是其中道德与教育方面的内容,展示了客家人崇高的道德操守和精神追求,鞭策和激励着一代代客家子孙爱国爱乡、孝悌友善、崇文重教、立身成才、修身养德、清廉节俭,激励后世不畏艰险、奋力前行。如驰名中外的客家土楼“承启楼”和“振成楼”的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振作那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明白如话而又教诲谆谆,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客家人文精神融入日常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课文中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身边的优秀人物也不能忽视。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