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机房.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屏蔽机房

计算机电磁屏蔽机房建设技术简介机房建设 2009-05-31 15:40:27 阅读48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应计算机涉密网络建设的需求,国家财政部机关计算机涉密机房于2005年初在财政部机关办公大楼内建成。经过了5个多月的试运行,2005年5月17日通过竣工验收,结论是:“财政部计算机涉密机房设计方案符合国家对涉密计算机机房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标准BMZ2-2001《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设计指南》和国家保密标准BMZ1-2000《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并满足国家保密局BMB3-1999《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C级要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施工规范、质量优良,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靠性,各项技术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现将计算机电磁屏蔽机房建设技术简介如下,与同行们分享。一、计算机机房屏蔽概述计算机系统像任何电子设备一样,在工作时都会产生并通过导线或空间向周围环境辐射一定的电磁能量。近年来,随着接收技术的发展和分析提取信息手段的提高,计算机系统自身辐射的微弱电磁信号已经非常容易被捕获,由此造成计算机系统中的明文和密文被窃收失密,使涉密及密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通常人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计算机系统辐射的电磁信号采取抑制和预防措施。1、物理方面的措施选择合适的机房位置的地理环境,设置缓冲区和保密区,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传播时会随距离而衰减的特性进行距离防护。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标准FCC15-J规定,计算机等数字电子设备,在30~1000MHZ频段范围内最大允许辐射场强(折合成1米处、1MHZ带宽)为82dbμV/m,考虑到接收设备1MHZ带宽可接收的最小场强-3 dbμV/m ,并留有一定的安全余地,对于一米保护距离,需要90db的屏蔽效能,防护距离可按6db倍频降低的规律考虑,若1米处要求90db,防护距离4米,则只需78db;距离10米,只要70db,距离30米,需要60db;如果能保持100米,则屏蔽衰减50db就可以了。目前,国内在屏蔽室方面颇具代表性的产品如,P22双层金属网可拆卸式电磁屏蔽室及GP1型单层铜板可拆卸式电磁屏蔽室,其技术性能如下:频率范围(HZ)10K? 150K? 200K? 300K-1G? 10GC? 15GCP-22? 150K-1GGP1? 10K-15G-? ≥75db? -? -70????????? 95??? 100???? 100??? 87GP1屏蔽室性能指标已超过日本SRC公司产品,接近英国BELLINGLEE公司产品水平。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美国TEMFEST屏蔽室的技术性能已达到在1K~18GHZ范围内屏蔽衰减70~140db。在计算机终端、数据输入输出设备、内存、磁带等设备中,采用各种防护手段,从而使辐射能量减至最小,例如,对内部电路、线路布局、元器件选用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综合考虑和选择,以减少高次谐波、寄生振荡和线路耦合等。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计算机机房实施电磁屏蔽仍是防止信息泄漏最主要,最现实的手段。计算机机房屏蔽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外界空间电磁场干扰计算机正常工作;二是为了防止机房内计算机系统信息的泄漏。当电磁辐射由空气射向屏蔽层上时, 利用金属导体对电磁辐射的反射效应与吸收??? 效应来达到电磁辐射的目的,在屏蔽层的第一界面上发生反射和透射,透过的电磁波进入屏蔽层内将被屏蔽层的厚度吸收掉一部分,并在第二个界面上又产生反射和透射,从马克思韦尔方程和上述边界条件下推导的结果,得出反射损耗和吸收损耗两者的总损耗。??? 总损耗(db)=K √fmurqrs+10log(qr/fmur)??? 式中fm——投射波频率(MHZ)??? μr——屏蔽材料的相对导磁率(对于有的导磁材料μr=1)??? qr——屏蔽材料的相对导电率(铜的qr=1)??? S——屏蔽层的厚度(密耳? 1密耳=0.03mm)??? K——系数?? 一般K=3.34??? 以上公式计算的条件为平面波垂直投射到屏蔽层上。基于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在屏蔽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作用,在实际工程中不允许在垂直于电流的方向上开缝,因为这种缝隙切断了感应电流的通路,破坏了反射作用的感应,致使屏蔽效果极小,乃至到零,同时屏蔽体(特别是金属板组成的屏蔽体)上若存在孔洞和缝隙,当有电流从其周边通过时,则必然产生无线效应,同样会导致屏蔽效果的下降。如果选用铜为屏蔽材料,由上式可得厚度为10密耳或0.3MM就够了。三、电磁波衰减的计算屏蔽体表面的反射衰减不但与屏蔽材料的表面阻抗ηs有关,也与波阻抗的大小及屏蔽体到辐射源的距离有关。其中波阻抗的大小又与辐射源的类型(电的或磁的)有关,不同辐射源在屏蔽体上产生的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