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气是历史的总导演
天气是历史的总导演 三十多年前的冬天。 全球真的在变暖吗?理论基础:温室效应。 低碳阴谋? 一直以来的激烈的质疑和批评。 Richard Lindzen 和戈尔在1991年的国 会之辩。 2006年再次利用科学模型质疑。 加拿大首位气候学博士蒂莫西写成《全球暖化:有硬数据支持吗》 2007年3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纪录片《全球暖化大骗局》,以全然迥异于当前主流观点的态度,讨论全球暖化的议题。这部影片不断提出“暖化现象并非人类活动所致“的说法,并访问多名气候学家,最后结论认为太阳活动才可能是暖化的主因,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微不足道。 东英吉利大学的邮件系统有1000多封邮件被曝光。有封邮件包括一张过去一千年间全球气候变化的曲线图。揭露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气象学教授迈克尔·曼和菲尔琼斯在汇总气温数据时,有意掩饰(气温)下降趋势(的立场)”。 迈克尔曼和菲尔琼斯是戈尔的电影《令人不安的真相》中所谓的权威气候科学家,鼓吹全球变暖。 证据太多,不再赘述。 英国气象局近日发布的报告表明,早在16年前(1996)全球变暖的趋势便已经停止。报告显示,从1980年至1996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然而自1997年年初至2012年8月,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 “拉马德雷”现象。“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简称PDO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PDO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 “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降低。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全球强震也有类似的规律。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发生4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在1946-1972年发生11次,在1977-2003年发生0次,在2000-2005年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主要特征是,8.5级以上强震、低温冷害和世界流感大流行频繁发生。 至少30年的冷周期。 气候是复杂的。影响气候有三大要素:太阳、海洋、地球本身的运动。太阳活动和潮汐变化的共振效应是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太阳黑子运动的蒙德极小期。2011年是最近的太阳黑子11年活动周期的峰值。自2012年开始一个至少11年的蒙德极小期。是否是长达70甚至200年的黑子极小延长期,现在尚无法定论,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地球潮汐运动(月亮影响)的准周期是60年、稍大周期是200年。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自2010-2012年左右,太阳活动和潮汐变化进入了共振周期。 结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至少30年,60年可能性极大,运气不好,可能是200年的冷周期。 暖周期。中国竺可桢《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初步研究》中指出:公元后最初2个世纪的东汉时期属开始于200BC前后的两汉暖期的一部分, 其温暖程度虽不如前200年的西汉时期, 但在过去2000年中是最温暖的; 而开始于6世纪末的隋唐暖期一直持续到10世纪的北宋时期, 为中国近2000年来一个持续时间最长的温暖期, 其温暖程度仅次于东汉暖期, 且明显高于现代。 暖周期内,由于粮食的逐步积累,使得人口红利得以实现且释放,从而生产力才得以提升和进步,这是盛世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条件。 美国布莱恩费根《历史上的大暖化》在其几十年的考古生涯中,发现了一个不得不让人重视的事实:天气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远远要大于人类的想象。 一千年前的大暖化,重新分配了世界文明的版图。冬日褪尽的欧洲,农作物从勉强温饱到丰收富饶,为近代欧洲的诞生揭开序幕;而在亚洲,由于地形和海洋暖流不能到达,昔日丰美的水草渐成荒漠,逼得成吉思汗的子孙一路向西征讨。这和竺可桢的研究是一致的。 冷周期内会发生什么? 饥荒。181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