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科Magnoliaceae的地理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docxVIP

木兰科Magnoliaceae的地理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兰科(Magnoliaceae)的地理分布格局及成因分析冯明敏范吾思周晓泉1 引言1.1 木兰科在被子植物中的重要地位多心皮学派认为木兰科是现有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哈钦松认为现有的被子植物所有木本类均由木兰科演化而来;嗒赫他间等认为由木兰科演化出了含柔荑花序类在内的所有木本和草本类被子植物,因而将其放在了被子植物祖先的位置;恩格勒学派认为木兰科等多心皮类植物与柔荑花序类分别来自原生被子植物,是平行发展而来的,但木兰科植物仍被认为是较原始的类群,放在系统图较低的位置,其它学派的学者也都基本上认为木兰科属于原始或较原始的类群。因此,虽然在不同学派中看法不同,虽不能完全证明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但可以确定木兰是被子植物中较为原始的类群。1.2 木兰科的分类系统在现代,对木兰科研究有着重要影响的分类系统有三个。一是J.E.Dandy在1964年提出的系统,他将木兰科分为木兰族和鹅掌楸族两个族,共12个属。但Nooteboom认为此系统中属的界限不够清楚,人为性太多。二是刘玉壶提出的分类系统,此系统将木兰科分为2亚科,2族,5亚族,15属。三是Nooteboom在1985年提出的系统,他将木兰科分为2亚科,2族,7属,对属作了较大的归并。很多人认为Nooteboom的属过于庞杂,特别是归并后的木兰属,因而此分类系统尚未被国人接受,目前比较主流的分类系统为刘玉壶系统。1.3 研究木兰科的分布和起源的重要性因为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比较原始的种群,在主流观点中也认为木兰科与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密切相关。研究木兰科的起源有助于了解被子植物的发生于起源,而木兰科的扩散与分布也能从很大程度上说明被子植物在世界范围的扩散路径与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因而木兰科一直被众多生物学家所关注。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学者都在致力于木兰科的研究,有基于化石的古生物学研究,也有基于形态学的研究,还有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来探讨木兰科各类群的系统发育的研究,如根据木兰科植物叶绿体DNA matK基因序列的研究等。2 木兰科地理分布格局2.1 世界分布格局木兰科植物在全世界有15属,约246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大部分的种类集中分布于东南亚和北美东南部,少数种类分布至南半球的巴西和新几内亚。在上白垩纪和第三纪时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历史上和现代,非洲与澳洲均无木兰科植物分布。木兰科在世界上的分布可分为以下六个区:东亚区本区包括萨哈林岛、日本、朝鲜半岛、东喜马拉雅、印度北部、缅甸北部、北部湾北部、中国亚热带的大部分地区及黑龙江流域, 共有11属,100余种, 占全世界属总数的73%,种总数的40%。本区拥有木兰科从最原始到最进化的各个类群,还有一特有属华盖木属。本区为木兰科的现代分布中心。大西洋北美区本区包括从北美大西洋沿岸伸延至大平原, 并从墨西哥湾沿岸至加拿大南部地区本区仅有木兰属、盖裂木属和鹅掌楸属3属, 全部与东亚区共有。印度区本区包括整个印度半岛、喜马拉雅的热带山前地带和斯里兰卡, 有6属,15种, 没有特有属。印度支那区本区包括孟加拉东南和最东部及与东面毗邻的印度热带地区、缅甸的全部热带地区、泰国(最南部除外)、印度支那、中国的西南和华南及海南岛, 共有11属, 占全世界属总数的73%。本区含种数较多的属有木兰属、含笑属和盖裂木属。该区是木兰科的另一现代分布中心。马来西亚区本区包括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新几内亚, 有8属, 其中南洋含笑属为本区特有, 其余的属均与印度支那区共有。此区是该科分布区的边缘地带。新热带域本域包括佛罗里达半岛最南的热带部分, 墨西哥的平原和沿岸, 整个中美洲和安的列斯群岛, 南美洲的大部分, 以及美洲大陆附近的热带岛屿, 仅有木兰属、盖裂木属和南美盖裂木属3个属。2.2 我国木兰科属分布区类型我国木兰科属分布区,按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热带亚洲-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热带亚洲-热带美洲间断分布仅盖裂木1属。热带亚洲分布有含笑属、合果木属和木莲属。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有木兰属和鹅掌楸属,其中鹅掌楸属的分布是典型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仅有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北美鹅掌楸(L. tulipifera)2个对应种。中国特有分布有华盖木属、拟单性木兰属和观光木属。3 木兰科地理分布格局成因分析3.1 历史3.1.1 起源木兰科最早、最可靠的大化石见于我国吉林, 命名为始木兰Archimagnolia rostratostylosa, 其地质年代为早白垩纪的阿普第阶段-阿尔比阶。在我国还发现了一些属于巴列姆至阿比尔阶的木兰粉,这些木兰粉的年代比始木兰还要早。另外还有属于阿普弟阶至阿尔必阶的鹅掌楸的孢粉。刘玉壶等认为木兰科的早期分化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