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民俗文化看_红楼梦_的节俗英译_宋华.pdfVIP

从中华民俗文化看_红楼梦_的节俗英译_宋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中华民俗文化看_红楼梦_的节俗英译_宋华

神州民俗 民俗研究 从中华民俗文化看《红楼梦》的节俗英译 宋 华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 《红楼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伟著。本文从民俗文化的视角,探讨《红楼梦》两 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度较高的习俗的翻译,分析译者主体采取的不同解读方式和翻译策略,指出保留异 族文化特色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这对民俗文化的译介、传播和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俗文化 节日 《红楼梦》英译本 引言 [7] 《红楼梦》内容博大精深,周汝昌说寻民族文化,舍《红楼梦》其谁与归”! 《红楼梦》有两部影响较大的英 译本:一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二是霍克斯和闵福德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节俗英译为切入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种译文存在差异,这是因为译者的民族性、心理情感和文化背景不 同,作为接受、阐释和转换的主体,凭借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去解读、阐释和翻译作品,必然会导致实践的差异。此 外,译者须深入探究文化负载词和文化空白在源语境中的含义,才能准确传达原意,保存异域文化韵味。 一、过年习俗及其英译 民俗过年,除夕日换门神、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春节活动有祭祖先、放鞭炮、迎喜神、拜年等习俗。《红楼 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就有许多过年的风俗礼仪描写。 例1. ……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第五十三回) 杨译:… the sacrificial vessels prepared, the ancestral tablets put in place, and the north hall cleaned in readiness for displaying the ancestral portraits.(vol.2.p.194) 霍译:… setting the vessels out in readiness for the New Year sacrifices, and welcoming the spirits back into the ancestral tablets. He also had the main hall in the Ning_guo mansion swept in readiness for the annual ceremonial hanging of the ancestral portraits.(vol.2.p.557) “悬影”或“拜影”指悬挂先人影像,瞻拜祭祀。影像须悬挂在“正堂”而非祠中,且必须在正院正房的堂屋中 [1]。霍氏“the main hall”是泛化译法,深层文化涵义缺失了;杨译“the north hall”考虑到了源语中方位词的文 化内涵,但仍不足以表达“正院正房的堂屋”这个民俗概念。 神主是写着老人名讳的木牌,宽约两寸、高约五六寸、上面半圆顶、下有雕花底座。顶头朱笔“神主”两字较 大,牌位外还有个长方木匣子从上面套下来,每到年节祭祀时,才摘下套子露出牌位 [1]。杨译和霍译均为“the ancestral tablets”(祖先牌位),是泛化译法,难免会流失掉民俗内涵。 至于“供器”,杨译“the sacrificial vessels”显然比霍译“the vessels”好些,因为祭器不是普通物件, [3] 不用时须封锁起来,不得移作他用” 。所以杨译“sacrificial”(祭祀的、供奉的)一词较有民俗特色。 例2.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第五十三回) 杨译:By the twenty_nineth of the twelfth month all was ready. Both mansions were resplendent with new door_gods, couplets, tablets and New_year charms. (vol.2.p.202)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