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瓶检验站管理制度课件
气 瓶 检 测 站
管
理
制
度
编制:柳学平 日期:2015年10月01日
审核:陈化珍 日期:2015年10月01日
批准:杨宏进 日期:2015年10月01日
黄石金山特种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3-4
2、消防安全工作管理知足……………………………………5
3、危险源管理制度……………………………………………6
4、应急演练制度………………………………………………7
5、气瓶定期检验制度…………………………………………8
6、检验报告填写、审批制度…………………………………9
7、重大技术问题处理制度……………………………………10
8、计量器具周期检验制度…………………………………11
9、库房管理制度……………………………………………12-13
10、气瓶收发制度……………………………………………14
11、不合格气瓶处理制度……………………………………………………………………………16
13、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7
14、外购件验收保管制度……………………………………18
15、检验检测有关人员聘用调出制度………………………19-20
16、对分包住控制制度………………………………………21
17、特种设备许可执行制度…………………………………22-24
18、检测设备仪器维护保养制度…………………………24
19、接受监察机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25
管理制度目录
01 气瓶检验站安全管理制度1、检验站的基本设施必须符合GB l2135《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的要求。
2、 检验站必须配备下列能够正确执行国家有关安全规范和检验标准的工作人员:取得气瓶检验员证书的技术负责人工程师及其以上技术职称资格、气瓶检验员。
3、有成套能满足气瓶检验工作需要的、并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的检验设备。
4、待检瓶中的可燃气体排放场地应设有可燃气体报警器,有毒、可燃气体或液体,必须回收或排至室外高空高出屋顶2米以上;进行本操作时,应注意导除静电、避免火源或产生火源的条件;排放氧气等助然气体或强氧化剂时,阀门、场地不得沾有油脂。排放场地内的氧气含量不超过 23%: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应排放至室外。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应注意导除静电和防火。
5、排放气体时,阀门开启要缓慢,且开启度不宜过大,以防气流反作用力推倒气瓶伤人。同时,操作时应立于阀口侧面。排放有毒气体时,应戴防毒面具。严禁在同一场所同时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相抵触的气体例如氧气和乙炔。
6、不准带压拆装承压器件管道和瓶阀。试压过程排除泄漏应在卸压后进行。
7、对提前送检的气瓶,应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后再行检验。
8、对无余压的气瓶,应分开存放。对开启瓶阀而无气体排出的气瓶,应想到有可能是瓶阀故障。处理方法如下: 8.1 用洗耳球排空球内空气后吸足氮气,插入瓶阀内向内压入氮气。若无阻力,说明瓶阀通畅开启,瓶内无余压。
8.2 洗耳球向瓶阀内压气时手感阻力,则说明瓶阀开启故障。若瓶内余气不多C2H2、CO2 气瓶可称重判断,可用直径小于易熔合金塞浇注孔的钻头瓶内为可燃气体时只能用手动钻孔将易熔合金孔钻透排气后维修瓶阀。钻孔排气要避免产生火花引爆起火,亦应小心慢钻防止满瓶高压伤人。
8.3 氧、氩、二氧化碳气瓶,余压无法排出时,可用套筒扳手拧松瓶阀安全泄压螺帽放出余气。安全螺帽泄压操作时,操作人员应立于螺帽侧面,防止螺帽、高压气流伤人。
9、试压时如有异常声响、压力下降或试验装置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作出处理。
10、压力或气密性试验中,升、卸压速度应缓慢,不得操之过急。
11、当试验压力超过公称工作压力后,不得撞击气瓶。
12、操作瓶阀拆装机时,操作者应立于其侧面,防操作失误,气瓶倒下伤人。
13、水压试验的环境温度及用水温度应不低于5℃;超声波测厚仪的精度不超过±0.10mm;压力表等级精度不低于1.6级。精密压力表不低于.4 级。
14、报废气瓶经审定核准后,及时做破坏性处理。
消防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义务消防联保网络,将消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求由站长担任消防组组长,安全员负责此项工作,并组织义务消防队,视消防安全为工作重点。
2、坚决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对易引起火灾的隐患部位,进行清查、整改,并配齐必要的消防工具。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新教材】花城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艺术唱游)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计划(全35页)(2024年).doc VIP
- 二 比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ppt VIP
- 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ptx VIP
- 2020年版中国药典药物检测相关知识考试试卷.docx
- 2025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技术路线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docx
-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 季浏PPT课件.pptx
- 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 测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家用空调主板整机可靠性测试标准.docx VIP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