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第七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证据法学第七讲精要

北京大学法学院吴丹红 wdh@pku.edu.cn 第七讲 证据规则(一) 本讲重点: 证据规则的功能 证据规则的变迁 传闻证据规则和意见证据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7.1 证据规则的变迁 无证据规则时代 “鹦鹉法则”时代 法定证据制度与自由心证制度 英美证据规则的发展与完善 证据规则的功能 证据规则的功能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102条 :“本规则将用以保证公正施行,消除不合理的耗费和延误,促进证据法的发展壮大,以实现确定事实真相,公正处理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7.2 传闻证据规则 关于传闻,一直有一个迷思:很少人懂得传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实际上,连法学院的学生和执业律师都常常在传闻问题上犯错。有时候,了解传闻法则的人看起来像是某个神秘组织的一分子。 —— Arthur Best 为何如此诡异? 对于“传闻”定义困难:一百多种 传闻的例外不胜枚举:传闻法则犹如一座孤岛,被传闻法则之例外的汪洋大海所包围。 外行人很难理解其运作于不同情形的差别 7.2.1 什么是传闻 McComick:传闻证据是指在法院之外作出、在法院之内作为证据使用的陈述,或者是口头的,或者是书面的,用于证明该陈述本身所声明的事件的真实性。 Walts:最为广义的普通法中传闻证据的定义是:在审判或询问时作证的证人以外的人所表达或作出的,被作为证据提出以证实其所包含的事实是否真实的,一种口头或书面的意思表示或有意无意地带有某种意思表示的非语言行为。 Rothstein:传闻证据是在法庭之外作出却在法庭之内作为证据使用的口头的或者书面的陈述,用于证明该证据本身所涉及事件的真实性。 分歧 从各国立法和证据理论来看,对传闻证据的概念界定并不一致。具体来说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分歧: 第一,作出传闻证据的主体是庭上转述的证人,还是庭外作出陈述的证人。 第二,传闻证据的表现形式是包括口头的、书面的两种形式,还是包括口头的、书面的和行为的三种形式。 传闻证据是证明本身所声明、主张或涉及的事实,还是案件争议事实。 FRE 801 “传闻”是指除陈述者在审理或听证作证时所作陈述外的陈述,行为人提供它旨在用作证据来证明所主张事实的真实性。 传闻是指提出来“用以证明其所主张事项真实性”的陈述。 7.2.2 传闻的形成 传闻的要素 陈述(statement):口头或书面主张;试图作为某一主张的非语言行为 陈述人(declarant):作出某项陈述的人 主张性之言词 房客甲:“这里真的很冷” 房客乙:“这里很适合北极熊” 房客丙:“我需要多穿些衣服” 一则关于传闻证据的经典笑话 法官:“证人,在你作证之前,我必须告诉你,在法律面前,你只能讲你亲眼看到的事情,不要讲从别人那儿听到的事,明白吗”? 证人:“明白了,法官先生”。 法官:“有几个问题问你,请你先回答我。你是何时何地出生的”? 证人:“天哪!尊敬的法官,我无法回答您。因为这是我母亲告诉我的”。 “非语言行为” 主张性非语言行为 非主张性行为 证明提出主张为真 Case:宋江官邸火灾案 传闻还是非传闻? 宋江官邸因为插座质量问题而起火烧毁,宋江认为该插座为高逑公司制造,要求赔偿。曾有一名技术员在帮他修理电脑的时候告诉宋江:“这是高逑公司的插座”。在高逑公司是否制造该插座的争点上,宋江引述技术员的话,是否传闻? 宋江请技术员出庭作证,技术员称:“一年前,当我给他修理电脑的时候,我看见他家用的插座,我就告诉他,这是高逑公司的产品。”这包含传闻吗? 技术员是否可以作证:当他为宋江修理电脑的时候,插座看起来安装得十分牢固? 7.2.3 传闻规则 传闻之定义 谜? 传闻原则上不得容许为 证据使用 传闻法则有许多例外 最简单的法则,最丰富 的实务 7.2.4 传闻的基本原则 法庭之外的陈述 证明提出的主张为真 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容许为证据使用 Case:交通违章肇事案 检验陈述证据: 是否正确地认知了事实,其知觉之能力、条件有无问题(inaccurate perception) 其所凭之记忆有无错误,有无将他人之经验与自己之经验混淆(incorrect memory); 该陈述是否正确地叙述其想要陈述的内容(ambiguity); 是否照着记忆忠实的陈述(insincerity); 证言品质的推论 7.3 排除传闻的理由 A传闻的错误风险 证人证言的风险 Case:李逵交通违章案 戴宗过马路被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