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文化适宜性反思——以多元文化主义批判为基础.pdf

学前教育文化适宜性反思——以多元文化主义批判为基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教育文化适宜性反思——以多元文化主义批判为基础.pdf

学前教育文化适宜性反思 —— 以多元文化主义批判为基础 曹雁飞 (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 春 130024) [ 摘 要 ] 随着全球化大潮将世界各国席卷入相互共生的全球化空间,教育场域也充斥着多元文化 主义的滲透与拷问。然而,多元文化主义的倡导及其行为模式更多地止步于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并未解 决文化间平等对话的现实困难。就学前教育而言,对实践过程中文化迷惘现象的反思、对多元文化主义的 在地化理解和适宜性文化的本土生成,是应对全球化挑战、推进中国学前教育合理发展的应有取向。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多元文化主义;在地化;适宜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章编号]1002-3054 (2017) 0 1 -0 0 13 -0 9 [文献标识码]A [ D O I] 10. 13262/j. bj hkxy. bjshkx. 170102 文化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经状态。当社会 所表现出来的本土文化的自信阙如、文化反思和 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时,势必对文化的完整性、 创生能力不足。因此,需将中国学前教育重新盾 丰富性产生更多的要求和期许。文化的多元性是 置于多元文化主义批判的视角之下,回归文化本 在经历文化碰撞、冲突、整合的过程之后达到的 身,在整个文明的历程中寻求根基,从而把握其 一种文化结果。多元文化主义是对社会文化多样 发展的文化价值。 性持积极态度的理论流派。这一概念自20世纪 60、70年代出现以来,便成为世界各国、国际 一、当代批判:多元文化主义的衰落 关系以及新的世界秩序构建不可回避的关键问 题。中国文化政策对多元文化和外来文化基本秉 伴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多元文化主义在社 持尊重、包容的态度。在学前教育语境下,中国 会领域引起了对文化差异和认同问题的深度关 在办园模式、环境创设、课程开发等层面都日渐 注。当前对多元文化的忧虑及批判大多基于文化 呈现多元文化的表征,其动因有对外来文明的 多元化过程中一种文化能否保留其价值内核而展 “兼容并蓄”,但也不乏未经慎思的误解和误用。 开,即对强势文化隐含的“普世主义”野心的 学前教育的这种文化“繁荣”现象究其实质而 焦虑。在诸多批判之声中,有三重声音值得借以 言是一种文化的迷茫,即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 反思多元文化主义对中国学前教育实践的影响, [收稿 日期] 2016-09-08 [作者简介]曹 雁 飞 (1 9 8 8 -) ,女,浙江嘉兴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CAA110101) — 13 — 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即对多元文化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批判、作为社 不平等的事实,并寻求突破困境的出路。南 希 • 会状态的批判和作为教育理论的批判。 弗 雷 泽 ( Nancy Fraser ) 坦言:突破这重困境的 1.对多元文化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批判 方法只有践行一个新的时代重任—— 在文化差异 对多元文化主义持质疑态度的自由主义者和 性的再认识与促进社会平等和公平的社会经济分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共同垢病多元文化主义具有意 配之间建立起对话的平台。[6] 识形态的属性。自由主义者批判多元文化主义具 2.对多元文化主义作为社会状态的批判 有保守主义形式,并且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