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审美与意义超越.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明审美与意义超越

文化审美与意义超越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在后现代主义主义文化崛起的过程中,文化审美作为当代审美表达机制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日益突现。文化审美贯穿了现代审美意识的现实品格和人文品格,它的生成与表达能够使当代美学吸纳新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资源,从而在整体视野的调整与转换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探索综合发展之途。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审美现代性 文化审美 审美超越 在西方美学“泰斗”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深深地追问“美是什么”之后,西方美学便从此走上了一条关于“意义”与“本质”的艰难探索之路。作为对后来者的馈赠,柏拉图以及他的追随者们对美学意义本体的一往情深缔造了一种美学研究的最初格局,那就是“从爱琴海出发”的“思辨之舟”。[1]这种形而上的哲学方法逐渐渗透到了美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并最终在本体层面上形成一种逻辑性的思维建构。在英国学者波普尔将这种建构思维命名为“本质主义”的时候,这种旨在事物的真正本性上做文章,对作为个别的事物背后的实在和本质垂青有加的思维模式其实已在西方古典美学的研究历程中根深蒂固,以至于使古典美学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关于美的定义之学”。[2] 实践证明,柏拉图以后的许多后来者并没有因为他的那句“美是难的”而退却,而是像柏拉图当初承续他的先前者未竟的事业一样对美的意义与本质一如既 往地投以热情。毫无疑问,这种追问与探索对审美理论研究与拓展的启示是巨大的。因为对美本身问题的思索也往往决定着美学领域其他问题的产生,“这些问题将会一代又一代被人们所探讨,被人们所阐释”。[3]在整个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人们也曾在这种逻辑建构的过程中收益良多,因为正像梯利所说的那样,“要圆满地解答人生、人类认识、人类行为和人类制度等意义的问题,有赖于解答一般的实在的意义问题。”[4]所以就在一代一代人苦苦思索“美”究竟为何物的过程中,其实人们是在像康定斯基所说的精神生活中把自身引向了一条探究自我本性理想之境的文化征途。美学本身具有的人文品格也由此生发开来。 在整个二十世纪进程中具有拉枯摧朽般气势的所谓“语言学转向”发生之前,由柏拉图所开创的本体论美学事业一直是十分火爆的,而与美学本体论有着唇齿相依般的亲合关系的美学思辨思维也一直在美学研究领域十分“畅销”。但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语言学转向”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边缘支解,一直支撑着美学本体论的“意义”与“本质”的言语逻辑遭到了无情的拆解,特别是在利奥塔高声宣告“宏大叙事已经不复存在”之后,从柏拉图时代延续而下的古典美学正面临着遭受全面“解构”的危机。这对古典美学的打击是巨大的。因为反本质主义已经全面启动了对本体论美学的挑战,当一直被传统美学视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源和价值支点的“意义本体”被“分析哲学”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手法否定之后,古典哲学美学无疑将承受曲高和寡的尴尬。 “反本质主义”正是以这种“破坏者”的角色出现在近代美学发展史上的。在它的视野中,柏拉图所说的“美”是一个无法用语言完全描述的对象,而“反本质主义”恰恰认为凡是不能用语言描述的对象都是无意义的,因此像所谓美的“意义”与“本质”之类的争论只能导致肤浅的不切实际的结论。因为“在描述事物本身是什么样子和描述我们所想到它们是什么样子之间,并不象我们一开始认为的那样,有一条鸿沟。” [5]由此,在“反本质主义”的意识簇动下,分析美学开始在美学研究中崛起。 但事情往往正是在矫枉中出现了再度的偏颇。当分析美学所信奉的“通过分析来阐释世界”的观念取消了“意义”与“本质”的追问之后,人们不禁重又陷入了迷茫。按分析美学的看法,美乃至艺术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美的现象总是与一定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当美与美的现象与我们生活的现实有了深刻勾连的时候,对那种“目的”的分析与观察尤其显得重要。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这种目的,靠观察和分析美的事物,是领会不到的,不论我们的观察和分析多么周密也没有用,因为它主要存在于意识中,而且只有通过意识才能体现于事物中。” [6]因此,分析美学的困境又显得十分突出。 这其中很自然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要实现“人,诗意地栖居”的审美理想,并不单单是像费肖尔所主张的“自上而下”的方法论的变革就能解决问题的。因为美学的那个老问题并非是到了今天才引起人们的注意的。如果真像分析美学信奉的那样,对概念的语言分析就能窥见到事物所有的奥秘,那么作为这种“奥秘”的蕴涵所在的“艺术”和“美”岂不只是一种语言空壳?但问题恰恰是由于文学、艺术、美因为这种“蕴涵”而显出价值。这样看来,无论对美学研究作怎样的调整,我们都无法真正绕过柏拉图的命题。因为取消了“意义”与“本质”的“美”也就无所谓“美”与“不美”了,同样取消了“意义”与“本质”的“美学”也就成了一个没有内容的无聊辩论。因为“美学”原本就是“意义之学”。“意义”之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