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青的天空下,重温那一段白色的记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汗青的天空下,重温那一段白色的记忆

历史的天空下,重温那一段红色的记忆 综合办公室 张言 延安,一段光辉历史的发源地,一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指挥着一支“小米加步枪”的部队打败了日寇,战胜了国民党,把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了出来。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奇迹”? 是“延安精神”! 据查,“延安精神”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起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它由延安时期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精神、白求恩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等衍化而来的,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与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今天,历史条件发生变迁,但延安精神意义犹存,而且面对新的挑战更需要发扬光大。 滔滔延河水,承载着历史的凝重;巍巍宝塔山,呼唤着民族的崛起。2006年9月14日,我有幸来到这种精神的发源地,找寻那一段红色的记忆,感受那依然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获取指引人生道路的精神所在。 枣园、杨家岭、宝塔山,瞻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了13个春秋的革命遗址,亲眼看到了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留连其间,睹物思人,感慨颇深,在思想上、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动。如此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尚能取得辉煌成就,我如今身在和平稳定的大好形势下,将做何为呢? 一、精神的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今天我们更要发扬延安精神。没有这种精神,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 ——江泽民 一种精神力量,惟有强大才会有吸引力,惟有广泛才会有凝聚力,惟有深刻才会有感召力,而延安精神恰恰如此,这是在最贫乏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史明今,我深深感受到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是何等的重要! 如今,物质文明发达了,有些人开始贪图物质享受,背弃了光荣传统,从而导致自己的人生道路偏离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并最终为历史所遗弃 初到延安即深切地感受到,延安已经成为精神的化身。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革命从最艰难走向了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最困苦走向了强大。延安记载了这段历史,也铸就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实践是不断前进的,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永恒不变的却是精神。可以说,延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延安历史传承了中华历史,延安精神丰富了中华精神。 通过考察学习,我认识到“延安精神”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起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它由延安时期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精神、白求恩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等原生形态衍化而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与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今天,历史条件发生变迁,但延安精神意义犹存,而且面对新的挑战更需要发扬光大。“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地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那么,需要怎样的接班人呢?毛泽东同志曾说:“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荡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狂妄,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批这样的人,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完成。”这些论述阐明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要求。1989年9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延安时指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要发扬延安精神;今天我们更要发扬延安精神。没有这种精神,社会主义是很难建成的。” 2002年12月,在全党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其中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号召更是新时期发扬延安精神的具体要求。可以说,延安精神一脉相承,需要代代相传。 每一个青年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对于如何实现理想,如何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却时常拿不准,有时甚至感到迷茫。这其实是一个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问题。在延安考察的整个过程中,我近距离地体会到当时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残酷现实之间的极大差距。红军进入延安是在长征中的被动局面下作出的战略选择,无论是延安的条件,还是革命力量自身,对于实现革命胜利的理想都到了最艰难、最困苦的境地。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大生产到整风,从党建到强军,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是立稳脚跟,然后发展壮大,最后解放全中国,13年弹指一挥间,党硬是把革命理想变成了现实。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包含了走向成功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领域、每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