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围棋
隋唐围棋 一、围棋的起源 二、隋唐围棋的发展 三、围棋的十大特征 四、隋唐围棋人物故事 五、围棋《十决》 六、围棋在世界的发展 一、围棋的起源 尧舜以棋教子,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教子。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 在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上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象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象现在是十九道。考古学家讽称之为棋盘纹图案。 现代人说弈,包括围棋、象棋、军棋等等一切棋类。最早的时候,弈是专指围棋的。围棋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除了“弈”和“围棋”,还有“许多有趣的名称。晋朝时,有人称围棋为“坐隐”和“手谈”。不过到最后,还是这概括了围棋着法的“围”字保存了下来。 二、隋唐围棋的发展 (1):隋朝 隋朝的统一,恢复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尊道卑艺的观念限制了围棋的发展。因此隋朝的 弈坛一片沉闷。但此时十九道棋盘已确定了主导地位,取代了十七道棋盘。 (2):唐朝 初唐时,围棋活动由宫廷发起向民间传播,使对弈不仅仅是士族垄断的活动。 盛唐时期,唐玄宗大力倡导围棋,创立了翰林棋待诏(待命供奉内廷的人)制度,这是我国围 棋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志。盛唐国手以王积薪成就最大。围棋步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 三、围棋的十大特征 1、围棋是具有民主性的运动 2、围棋是追求最高率和最经济的运动 3、围棋是一项科学化、数学化的竞技围棋棋盘由19乘19条线交叉,共361点,体现出了围棋的科学性。 4、围棋是一种美学运动 5、礼、道是围棋之本 6、围棋对大脑开发和人格培养非常有益处 7、围棋有利于精神健康 8、吸取失败教训,提高精神修养 9、围棋的乐趣不分级别 10、围棋是最经济的休闲娱乐 四、隋唐围棋人物故事 1.唐太宗李世民“一子定江山” 2.王积薪蜀道“仙师授艺” 3.顾师言“一子镇神头” 4. 谢安下棋定军心 五、围棋《十决》 1、不得贪胜。2、入界宜缓。3、攻彼顾我。4、弃子争先。5、舍小就大。6、逢危须弃。7、慎勿轻速。8、动须相应。9、彼强自保。10、势孤取和。 六、围棋在世界的发展 在漫长的岁月中,围棋渐渐流传到国外,逐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现在,围棋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项目。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交往的一个组成部分。 早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我国与中亚细亚各国往来就开始了。古印度等国的文化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国古代的文化也向那些国家传播,其中包括围棋的外传。据记载,在印度诸国流行着中国古老游戏,如围棋、弹棋、六博、投壶等。佛经劝告人们不要玩这些游戏。可见围棋在印度流传甚广。 现在在孟加拉、不丹、尼泊尔等国,还流行着十五道和十六道围棋。走法和我国围棋基本相同,只有个别地方稍有差异。 中国与朝鲜的文化交流也是从汉朝就开始了。当时朝鲜尚未统一,围棋在朝鲜半岛已广为流传,朝鲜的围棋棋盘也是纵横十九道的。公元七世纪,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从此更多地吸收了唐文化,这时的围棋,在朝鲜已相当普及了。 新罗也出现了不少棋艺水平较高的棋手。唐末诗人张乔《送棋待诏朴球归新罗》一诗提到的新罗优秀棋手朴球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中国居住多年,并担任了棋待诏。 围棋传人日本,是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围棋能有今天这个繁荣昌盛的局面,与日本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随同遣唐使者来中国的留学生吉备真备、阿部仲麻吕等,以及最澄、空海、园仁等和尚,回国后都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他们中间,吉备真备留华十九年,辩正法师留华三十年,两人都是围棋爱好者。吉备真备回国后,广为传播围棋技艺。那时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了。 围棋传人日本后,取消了对局以前先固定四个势子的旧框框。这一打破势子布局的革新,推进了围棋的发展,围棋在日本特别兴盛,是从德川幕府时代(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时)开始的,当时中日两国棋手的水平已不相上下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围棋逐渐发展到了全盛时代围棋在日本被誉为“国技”。 我国围棋在明代以前,就已传入东南亚各国。据随同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在《瀛涯胜览》中记载:“三佛齐国俗好……弈棋”,三佛齐国即今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 葡萄牙航海家门德斯·平托在他的《费南·门德斯·平托航海记》中说,十六世纪时,葡萄牙航海人员曾在日本学过围棋,并将它带到了欧洲。如果这话可靠,则那时欧洲已有围棋了。不过,一般认为,十九世纪围棋才在欧洲流行。 最早的一本英文围棋书,题为《围棋手册》副题是《为欧洲棋手所编写的东亚古老的军事战斗的游戏》,1911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书中介绍了中国和日本的围棋,其中还有一幅我国古代女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