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唐诗发展过程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初唐四杰”)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等)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柳宗元、李贺等)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小李杜”) 三、诗歌学习注意点: 1、诗歌类别(内容、感情上): (1)送别诗: A、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如《送元二使安西》 B、离别之后的思念:如《雨霖铃》 (2)怀古诗:A、对古人的缅怀 B、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C、追幕古人,抒发壮志的情感 (3)战争诗:A、建功立业的愿望 B、抒发战争的残酷,对战争的厌恶 C、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4)思乡诗: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 (5)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A、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B、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C、通过景物寄寓美好的志向、愿望 D、通过外物表达高洁的品质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 一、介绍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即唐高宗到武后时期的四位职小而才高的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应该说声律和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的。唐代蓬勃昂扬的时代气息,卓尔不群的才华名声使四杰都满怀兼济天下的胸怀和抱负,而卑微的官职和地位却使他们怀才莫展、坎坷失意。在他们的诗歌里,表现为题材的开拓,四杰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塞漠。题材的开拓同时带来了一种严肃的思想,一种豪放的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风格。四杰的诗歌也因而成为初唐诗歌中风骨凝练的佳作。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陈 子 昂(约 659 ~ 700 ) ????????? 唐 代 文 学 家。 字 伯 玉, 梓 州 射 洪 (今 属 四 川) 人。 因 曾 任 右 拾 遗, 后 世 称 陈 拾 遗。 有《陈 子 昂 集》。 陈 子 昂 主 张 改 革 六 朝 以 来 绮 靡 纤 弱 的 诗 风, 恢 复 《诗 经》 的 “风、 雅” 传 统, 强 调 比 兴 寄 托, 提 倡 汉 魏 风 骨。 存 诗 100 余 首, 其 中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是 《感 遇》 38 首、 《蓟 丘 览 古 赠 卢 居 士 藏 用》 7 首 和 《登 幽 州 台 歌》。 陈 子 昂 是 唐 诗 革 新 的 前 驱 者。 其 诗 思 想 进 步 充 实, 语 言 刚 健 质 朴, 对 唐 代 诗 歌 影 响 巨 大。 写 作 背 景 684春,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唱依依不舍的离情,抒发自己的远大怀抱。 初读诗歌,读懂诗意 通晓大义,抓住关键词,体悟作者情感.时间为5分钟. 再读诗歌,理解诗意 1.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夜? 银烛、明月、晓天 2.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别”? 离堂、别路、金樽 3.全诗在时间上有一个怎样的流转变化? 夜晚→拂晓 4.全诗在空间上有怎样的流转变化? 室内→室外 三读诗歌,赏析评点 分析意象 首联:银烛、金樽、绮筵 这一联用词比较华丽,目的在于通过对宴会隆重热闹场面的由衷赞美,来烘托出友情的深厚。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对”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 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 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 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 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 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精于练字,巧用衬托。 “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 “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由于主宾双方不愿分离,遂使宴会从夜晚延续到拂晓。通过饮宴之长,暗示别情之深,这种以景衬情的含蓄手法,比正面抒写离情更加耐人寻味。 归纳主旨 即:全诗通过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由一场筵席来表达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品读探讨: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