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儒学的危机和佛教道教的兴起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B.佛教盛行
C.道教在民间传播
A.儒学本身的缺陷
江 南 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随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三教图》清·丁云鹏
2.“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A.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
相互吸纳渗透。
B.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C.儒学的重兴。
★ 3.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
宋代科举下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1、理学的含义
二、宋明理学的创立和发展
含义:北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他们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以“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
2、基本流派: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理学的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
理学的方法论
怎么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
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理学的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3.创立和成熟——程朱理学
1、二程观点: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格物致知”把握“理”
2、朱熹观点:
理之源在于天理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明道德之善
程朱理学的观点
世界观(核心):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 (道教)
道德观: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道德规范(儒家)
“存天理,灭人欲”(佛教)
方法论:格物致知
(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学术思想流传海外。
(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4.程朱理学的地位和影响:
5.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代表人物:
陆九渊
王守仁
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朝的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
2、陆九渊的生平
3、王阳明的生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人之一。
4、陆王心学
陆九渊
王阳明
主张
“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
材料二: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无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三: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pdf VIP
- 《深度访谈专题》课件.ppt VIP
- 体育赛事大型马拉松活动品牌推广赞助方案【体育赛事】【品牌推广】【ppt策划活动方案】.pptx VIP
- 风电进场道路清障施工方案.docx VIP
- 7《植物和我们》(课件)2025科学三年级上册粤教粤科版.ppt
- 《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解读PPT.pptx VIP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东区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pdf VIP
- 2020 KDOQI 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营养指南.docx VIP
- 《成本会计学》实训资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参考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