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继发性脑梗死影响与`其相关危险因素探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继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对继发性脑梗死的影响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TIA患者,按其是否发展为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59例(A组)和非脑梗死组101例(B组),并另选择59例病前无TIA的脑梗死患者作为C组,A、B两组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同时比较A、C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分级。 结果 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颈动脉硬化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脑梗死和TIA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临床诊断标准[3],脑CT或者MRI证实未见出血等病灶
1.2 方法
入院后仔细询问患者病史,记录其一般情况并进行详细体格检查,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入院后给予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循环、脑保护等治疗,必要时扩容、降颅压治疗。经上述治疗,TIA停止发作在7 d以上则可出院,脑梗死患者待病情稳定好转出院,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
1.3观察指标
1.3.1 一般情况 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颈动脉硬化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1.3.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 对患者入院时行CSS评定,根据评分结果将病情分为轻度(0~15分)、中度(16~30分)和重度(31~45分)
1.3.3 预后 所有患者1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定预后,以总分≥50分为Ⅰ级预后, 本研究还显示,脑梗死前有TIA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预后好,提示TIA后的缺血耐受对后继脑梗死有神经保护作用。1986年Murry等[10]首先提出缺血耐受的概念,所谓缺血耐受是指通过一次或多次非致死性的短暂性缺血过程,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保护机制,从而提高机体的缺血耐受,使之免受再次发生的可能更加严重的损害。研究表明,至少要在首次短暂性缺血24 h后才会产生缺血耐受,其作用维持近1周的时间,大概14 d左右消失[11],而且发生在卒中1周前的TIA才会对预后产生有利影响[12]。Moncayo等[13]对24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脑卒中前有TIA病史的患者临床症状轻,脑梗死范围小,预后好,脑卒中前无TIA病史的患者临床症状重,脑梗死范围大,预后差,且缺血耐受与TIA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距继发性脑梗死出现的时间密切相关[14],但目前TIA诱导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是TIA发生后缺血灶周围存在各种炎症细胞因子,当再次发生脑缺血时,这些炎症因子对周围组织产生保护作用[15-18],临床中也发现有TIA病史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较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恢复好,说明TIA对后继脑梗死有神经保护作用
总之,TIA可以进展至脑梗死,其发生后的缺血预处理对后继脑梗死也有神经保护作用。因此既要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及早预防和治疗,防止脑梗死的发生;同时也要明白TIA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目前缺乏系统性、大样本的临床观察研究,因此TIA和后继脑梗死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刘宏顺,张祥健,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18(6):458-461.
[2] 舒敏,章军建.ABCD3评分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5):608-609.
[3] 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4] Bi Q,Wang L,Li X,et al.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of stroke in Chinese young adults[J].Neuro Res,2010,32(4):366-370.
[5] 刘力生,龚兰生,王文.降压治疗对中国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再发预防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7):613-617.
[6] 孔建华,张洁,徐颖.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2):1913-1914.
[7] 高美玲,刘国荣,陈瑞英.影响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能源集团网络安全攻防知识培训(分享版)(1).pptx
- 2025年党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湖南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mPGES-2作为吸入全身麻醉药物异氟醚作用靶点的应用.pdf VIP
-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pdf VIP
-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类训练专题13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烟草质量检验竞赛通用知识题库-上(单选、多选题库).docx VIP
- 德育常规工作培训(1).pptx
- OMRON欧姆龙安全产品F3SG-SR PG系列安全光幕 多光束安全传感器F3SG-SR PG 系列 F3SG-□SR□系列安全光幕 用户手册.pdf
- 保险的培训资料1—开拓准客户.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