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教学案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行病学教学案例

绪论案例 案例一 河北唐山市某近郊镇共有从事大棚菜种植的专业户 18876 户,从业人员 116872 人。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供应,主要销往北京和唐山市的大型超市,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近 20 年的种植历史。生产方式是建向阳密闭大棚,用蜂窝 煤供热,以保证冬季、秋季和早春大棚内的温度最适宜蔬菜生长。多以家庭为基 本生产单位。主要劳动力为青壮年男性,主要劳动力几乎 24 小时在大棚内生产 和生活。只有外出时才脱离大棚内的环境。每年在大棚内的平均暴露时间为 7300 小时。近 5 年内,唐山辖区内的 3 所三级甲等医院和肿瘤医院的医生都分别报道, 从事大棚种植的家庭各种肿瘤的发病率明显比非大棚种职业的人群高,而且有家 庭聚集现象。此现象,引起了唐山市CDC的高度重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现场 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人员发现,为了保证大棚的温度,多用烟煤为主要能源, 辅以秸秆,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大棚内空气质量极差,一氧化碳(CO ),二 氧化硫(SO2 )和一氧化氮(NO )等气体严重超标。大棚内的湿度常年保持在 85%左右,以保证蔬菜生长的需要。另外,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影响和提高蔬菜的 产量,经常使用多种杀虫剂、植物叶肥、植物生长激素等。肿瘤以肝癌为主,其 次是肺癌,这两种肿瘤占全部病例的 80% 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差别不显著。 年龄分布以主要劳动力为主。 问题: 1、 由于社会的需求增加,大棚菜种植已经形成了当地主要产业,生产的规模还 在不断增加,在一年四季给市场提供新鲜蔬菜的同时,菜农也 获得了丰 厚的经济效益。但从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角度,我国还没有大棚种植生产环 境的卫生标准,你认为是否应当建立卫生标准? 2 、从事大棚菜种植业人群中肿瘤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的现象,目前尚未见报道。 你认为这是否为新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果由你负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你 认为应当调查哪些危险因素? 3、 请列出主要的预防措施,并提出对措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案例二(这个案例后面有两张图) 在 20 世纪的多数年代里冠心病一直是美国的主要死因之一。冠心病的死亡 率在 1960 年代达到了高峰,见图 1-2。1968 年之后,死亡率持续下降,而且种 族和性别的死亡率几乎保持在同一水平。截止到 1993 年,年龄调整的冠心病死 亡率已经下降到 248/10 万。与 1965 年相比,下降了 54% 。下降的原因不完全清 楚,但是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模式中危险因素的减少,如吸烟、高血压、体育活动 少和营养状况差等。在美国,诸如这些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是靠大规模流行病 学研究确定的,如弗明汉研究等(Dawber,1980 )。基于这些大规模流行病调查结 果,以及之后开展的公共卫生项目获得的成功,如 1972 年开展的“国家高血压 教育项目”,冠心病很多危险因素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现实和知识在医务界和公 众得到了普及。加之医疗服务和冠心病的有效治疗,使得冠心病死亡率明显下降, 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个项目,虽然持续了近 30 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但是与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比,仍然载入了流行病学成功范例的史册。 问题: 1、流行病学在控制冠心病死亡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 、案例中通过控制吸烟等危险因素,使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的措施,属于何种流 行病学研究? 3、“种族和性别的死亡率几乎保持在同一水平”能提供哪些重要流行病学信息? 流行病学概述案例 案例一 《发病率和死亡率每周报告[MMWR]》 1981 年 6 月 5 日/Vol.30/No.21/(P160) 美国疾病预防及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1980 年 10 月至 1981 年 5 月间,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和奥伦奇市,陆续 发现一批男同性恋居民患有卡波肉瘤和卡氏肺孢子虫肺炎。5 人均为活跃的男同 性恋青年,因活检正式患有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而非别在加州洛杉矶三家医院接 受治疗。其中两名患者因病死亡。病例报道如下: 患者 1,男性,33 岁,往常健康,持续发热 2 个月伴有肝脏酶类水平升高、 白细胞减少和巨细胞病毒毒尿症后,发展成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合并口腔粘膜念 珠菌感染,并于 1981 年 5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