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清照到沉祖棻——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进.pdf

从李清照到沉祖棻——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进.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李清照到沉祖棻——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进

维普资讯 从李清照到沈祖菜 — — 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进 叶嘉莹 内容提要 在中国词史上,女性词作是伴随着男性词作的发展而演进的。它受 到传统文化、个体才性、文体观念和女性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列 举了以李清照、徐灿、沈祖菜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及其词作,以此探寻女性词 作由最初用自己血泪抒写的生命悲歌,到后来感慨家国沧桑变故的 “诗化之 词”,再到可与男性词作齐观的 “史家之词”、“学者之词”的演进历程。 关键词 李清照 徐灿 沈祖菜 双卿 词有一种特殊的美感特质,跟诗是不一样的。诗是言志的,它本身的情意内容就有 一 份感动你的地方。杜甫说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林则徐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它的内容、 它的这种情意,就使你感动。还有就是它的声调。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 《秋兴八首》之一),它本身的声调就使人感 动。因为诗歌是能够吟诵的,诗歌是一种直接的感发,是言志的,你在读它的时候,从 它的情意、声调就直接得到一种感发。 可是词的兴起是很妙的一件事情,当然最早敦煌的曲子本来就是配合当时流行歌曲 歌唱的歌词,内容是非常多样的,不管是贩夫走卒,你是做什么事情的都可以配合流行 的曲调写一首歌词:你是当兵的,你就写当兵的歌词;你是带兵的,就写兵法的歌词; 你是看病的,就写医药的歌词;你是征夫思妇,你也可以写征夫思妇的歌词。可是这样 的歌词,大家以为它是市井之间的创作,文辞不够典雅,没有人给它印刷流传,所以大 家后来都不知道了,因为它没有印刷,没有流传。一直到晚清在敦煌石窟的壁中发现了 一 些卷子,我们才知道原来当年有这样的曲子词。以前这些歌词没有刊行,最早刊行的 一 部集子当然就是 《花间集》,而 花《间集》编选的目的是给那些个诗人文士在歌筵酒 席之间娱宾遣兴的。 庶“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①,就 是使在西园聚会的文人诗客用这些歌词增加他们游园宴赏的快乐,使得那些南国的美女 不再唱浅俗的采莲的歌曲。其实那个时候这些歌词,它们跟诗是一种背离,是背叛。因 * 本文根据叶嘉莹先生于2003年11月在南京大学讲演的记录整理而成,整理者白静。 ① 欧阳炯 花《间集叙》,此据李一氓 花《间集校》引,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第 1页。 维普资讯 从李清照到沈祖菜 为诗是我自己言我自己的志,可是词呢?是我给歌女写一首美丽的歌词,叫她去歌唱, 我不是言我的志。所以宋人的笔记小说就记载了一个故事,黄山谷喜欢写爱情的歌词, 有一个学道的人叫做法云秀就劝黄山谷说 艳“歌小词可罢之”①,他说香艳的歌词写男 女的爱情,写美女跟相思的,黄山谷先生你不要再写了。黄山谷说 “空中语耳”,这 是空中语,我写美女不见得是我真的爱上一个美女,我写相思也不见得就真的有相思, 这不过是空中的莫须有的歌词。 那么这样的歌词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其实我们中国的词学从宋人的笔记开始一 直都在探寻,这样既没有言志的价值也没有载道的理想的美女跟爱情的歌词有什么意义 和价值?大家都在想,也想不出一个道理来。可是理智上虽然没有想出一个道理来,却 有一种感觉,就是我以前也讲到的李之仪的文章写到:“(小词)语尽而意不尽”③,语 言说完了,而意思没有完;“意尽而情不尽”,意思都说完了它的情味还有,不尽之处就 引起读者很多的联想。这很多的联想一个是它语言的微妙,还有一个是写作者的身份的 微妙,我说是 “双重性别”。《花间集》五百首歌词,十八位作者统统是男子,有一个女 子吗?一个也没有。而里边的歌词却大都是用女子的口吻写的,女子的形象、女子的感 情、女子的语言,这就是 双“重性别”。 双“重性别”所以就妙了,因为就性别文化而 言,一般社会中,对于男性原有一种性别文化的期待视野。做为男子,社会对之便自有 一 种科第仕宦的预期,作者有此预期,读者也有此预期,所以对男性所写的女性就自然 引发了托喻之想,这是 双“重性别”之作用所以形成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