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临县庙坪村喜看美丽新农村..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进临县庙坪村喜看美丽新农村.

走进临县庙坪村喜看美丽新农村   一栋栋二层小洋楼整齐林立,八条宽广、平整的水泥循环道路直达村头,连接到家家户户大门口,道路两侧安装的数百盏太阳能路灯格外引人注目,两旁绿树掩映,环境优美,文化广场各式健身器材配套齐全,山上绿油油的核桃树,迎风舞动,令人心旷神怡。山下湫川河畔新建的一排排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和出菇棚像一条条长龙,在阳光下银光闪闪,点亮了村民致富增收奔小康的新希望……这一切构成一幅幸福和谐美丽的新农村画卷。中秋时节,记者走进临县白文镇庙坪村,耳闻目睹这里发生的新变化,令人感慨万千 5年前,也就是2011年,当时坐落在临县湫水河上游、拥有2700多人口的白文镇庙坪村,还是当地出名的落后村,村里村外破破烂烂,人们走出家门路难行苦不堪言,家家户户只依靠种植传统的大田作物生活,一直改写不了贫困历史。因为生活条件差村子穷,全村有80多个大龄青年娶不下媳妇。然而,谁也没有想到,5年后的今天,同样的天同样的地,村里村外却到处充满生机,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大变化,成为远近闻名的“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乔伟顺是咱的好书记 说起村里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发生的这些巨大变化,人们都说与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人就是现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乔伟顺 “再也不能这样穷,再也不能这样过”。2011年冬天,庙坪村两委进行新一轮换届,村35名党员经过一番认真细心的调查了解,深思熟虑后,把改变村里面貌的希望寄托在村里在吕梁市交通局工作、年仅39岁的乔伟顺身上。11月,村里正式选举,乔伟顺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回村当村官,突然得到这一消息的乔伟顺还没回村上任,就遭到家人的反对,妻子还提出要和他坚决离婚的“威胁”。面对家乡的情况和家里的现实,想来想去,乔伟顺一个人坐下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觉得自己不能辜负了家乡父老的希望,一定要把自己多年在外看到学到积累的农村发展好的经验和做法借鉴应用在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上。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丢下老婆孩子回老家挑起改变村里贫穷落后面貌的重担! “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只要我们全村人团结一条心,合力一股劲,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不信改写不了咱村的贫穷历史……!”在召开的第一次全体村民大会上,乔伟顺就职表态,信心十足地对父老乡亲们说 走马上任,倾听对村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乔伟顺带着新当选的两委班子成员先后走访村里的31名老党员,看望了26家贫困户,在98户村民家里座谈,一天就徒步走遍了全村的山山沟沟。经过认真研究村情,根据村里的地理位置优势,村两委班子全体成员一致认为:“村里要发展,必须要靠产业来支撑,必须紧紧抓住全县正在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扬长避短,在农业上大做文章!”基于此,借鉴省内外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因地制宜,依托村里紧邻即将建成的南庄火车站和已开通的两个高速出口这一交通便利优势,一个破解“四难”、山上建“银行”、山下“淘金”的大胆而又科学的发展思路在乔伟顺心中酝酿形成:即,打造宜居家园,首先破解村里人们出行、吃水、上学的“三难”问题,加快以修路、栽树、引水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村庄,全力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庭院美化“四化工程;破解村民增收难的问题,在西山上营造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建起绿色“银行”,山下在沉睡荒废了几千年的湫川河滩里“淘金”,大面积新增土地,一部分用于招商引资兴办企业,一部分用于发展高效农业 为更科学地发展,村里特聘请县新农办编制完成了三到五年包括产业发展、村庄布局、基础设施、民居建设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着力打造“一带四区”的产业发展格局。“一带”,就是规划村后山坡打造精品绿化带,“四区”,就是在村西山原有的土地上发展特色核桃经济林示范园区,逐步打造成集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在新增加的土地上建设绿色蔬菜大棚高效农业种植示范园区,招商引资兴办精深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和一个大型物流园区 “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穷村富规划,绘就的美丽蓝图不能在纸上谈兵,更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乔伟顺对村两委的干部说:“我们要让美好的发展蓝图变为现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村干部首先要勇于担当,做好吃苦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思想准备,始终要发扬“滴水穿石”精神,一件一件抓落实。”然而,要改变家乡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部分村民思想消极这样一个破烂穷村的面貌,真是谈何容易!当时,村里有不少人多次找到乔伟顺劝说:“你回咱村受罪能图个啥?几年下来你什么事办不成,恐怕是成了东吴的招亲,赔了夫人又折兵!”更有不理解的村民说,乔伟顺不在城市呆着没钱花回村当干部是为“捞油水”……面对村里好心人们的劝说和部分村民不理解的闲言冷语,乔伟顺说自己完全都能理解,村里人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怕他干不出几件能够让大伙信服的事。真金不怕火炼,乔伟顺更加坚定了建设家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