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4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剖析

*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 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其稳定持重,与江河灌溉造成两岸居民农耕生活的稳定性有关; 其粗犷剽悍、惯于掠夺,与来自草原多变的恶劣气候提供的“射生饮血”的游牧生活方式有关; 其外向开拓精神,与大海为海洋民族的流动生活提供纵横驰骋、扬帆异域的条件相关。 草原—游牧文明 海洋—商业文明 大河—农业文明 在秦汉时活跃在蒙古草原上游牧民族? 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史记·匈奴列传》 秦修建长城的目的和意义 汉步兵 匈奴骑兵 霍去病陵墓雕塑 史料: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汉书》 史料: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 ——《汉书》 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有什么不同? 汉初和亲 昭君出塞 背 景 目的 效 果 西汉初期,中原经济遭战争破坏严重,国力明显不足 匈奴强大 西汉被迫“和亲”,希望能阻止匈奴南下掠夺 这是屈辱性的和亲。匈奴依然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这是双方平等的和亲。汉匈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汉匈两族长期友好相处 匈奴主动“和亲”,希望恢复汉匈之间的友好关系 西汉对匈奴的反击取得了决定的胜利,而匈奴内部分裂,彼此攻杀不休,南迁的匈奴请求归顺、和亲 匈奴与秦汉王朝关系 秦 战 蒙恬取河南地 连长城 西汉 战 刘邦“白登之围” 和 和亲政策 战 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 和 昭君出塞 东汉 和 南匈奴归顺 战 北匈奴西迁 张骞出西域 公元前121年,汉朝击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设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友谊之路 东方 西方 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养蚕 马匹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宝音乐宗教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作 用 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往来商旅。这是新疆接受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 西域都护府 西汉对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经营 西汉政府十分重视对南方的经营,不仅有效管理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当时越人的聚居地,还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西南夷是秦汉时期对居住在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包括夜郎、且兰、滇等许多少数民族。 西汉时,中央政府采用郡守县令与当地首领王侯并存的制度,既加强了对当地管辖,密切了西南夷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又尊重了西南夷的民俗。 百越是生活在今天我国东南沿海和南方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秦始皇征南越,曾在那里设置南海、桂林、象郡。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总称“百越”。温州一带的越人称东越; 两广地区的越人称南越。汉武帝时,南越的割据成为大一统局面巩固的障碍。公元前112年,武帝派兵进攻南越。第二年冬,西汉灭南越,并设立九郡 汉与朝鲜半岛的交往 汉与日本的交往 西汉——日本列岛上的国家派遣使节到达中国。 “汉委奴国王”金印 汉朝的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特产也运到中国。 东汉——中日交往增多,日本使节常来中国。 汉朝朝鲜、日本的来往 *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