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赏析.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 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主要作品有《踪迹》《背影》《春》《欧游杂记》等。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里大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其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语言清丽凝练,在平淡中传递着真挚的感情:《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等都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 经典篇目 《荷塘月色》 《绿》 《匆匆》 《荷塘月色》 背景 正值“四·一二” 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作者怀着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的心情,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摘抄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一缕“微风”让这副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荷塘月色》文章多处使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使得全文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绿》 摘录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本文只有四段。第一段只用了一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作者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而只是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语骤然刹笔,仍然归结到“绿”字上,与开头相照应。结尾与开头的不同处,只加了“不禁”二字,却很传神。连读者也“不禁”要为梅雨潭的绿所惊诧了。 《绿》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描绘了梅雨潭水,把自己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真挚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传神的语言,是构成《绿》的诗意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绿》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匆 匆》 摘录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作者把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全文表现了他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焦急、惋惜。 朱自清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他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就是因为这样,朱自清散文才取得了感人的力量。 —————The end————— * * * * * * * *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