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教育空间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龄前儿童教育空间探讨

学龄前儿童教育空间探析   【摘 要】教育要从小抓起,在孩子还没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家庭、社会、幼儿园同样对孩子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也就是说,为了给孩子在日后的学习、习惯养成以及各方面能力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必须在学龄前就注重帮助、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孩子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从学龄前儿童需求和儿童发展需要出发,就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空间问题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教育空间;分析 进入学校接受学校教育之前的时期是儿童身体生长、智力和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美国的一位儿科医生表示,6岁之前是儿童大脑、性格和心灵高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学龄前期是奠定儿童智力健康基础的黄金期。下面主要针对家庭教育方面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空间进行分析 一、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 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不断地发生变化,包括一些细微地、逐步发生的变化以及某一阶段飞跃式的变化。在学龄前儿童的发展阶段,对于与发展相关的一切活动,儿童始终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和进行的;其后天的行为模式是以由于遗传因素影响在出生时就已经具备和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为基础,经过量变和质变后逐步形成的,具体是经过整合和调节其自身内部环境,实现个体、个体内部、外部环境三者之间的平衡,进而形成各种新的语言、行为和运动,同时具备相互间协调统一、合作的能力。之后,新形成和发展了的行为模式会随着与环境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逐渐被强化和巩固,最终转化为儿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其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量变和质变所引发的变化会呈现出阶段性,即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此外,儿童创造性思维和行为能力是在新行为模式建立、发展和巩固的过程中获得的 二、简述家庭教育对学龄前儿童的重要性 首先,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学龄前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很难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改正或消除。其次,儿童在早期与父母间的互动交流和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儿童日后的个性发展,家庭教育是儿童个性得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再次,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引导、培养儿童的思想道德品质及独立自主的能力。最后,儿童最先通过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获得社会对他提出的要求规范,因此,家庭教育还为儿童能够适应在社会上生存、生活奠定基础 三、如何做好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 学龄前儿童还未与周围环境有充分的接触,对世界更是知之甚少。父母的呵护和关爱让他们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报以美好的期待,可现实生活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为让孩子长大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生活,就要注重培养儿童心理发展和进入学校教育、社会时所需的相关品质 1.为儿童构建安全舒适的家庭氛围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家是其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一个安全、舒适、稳定的生活空间,信任和爱是他们最需要的,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提供安全感,然后对儿童身心发展抱有合理期望,切忌拔苗助长,同时父母要尽量避免把工作、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展现在儿童面前,而是为其营造舒适有爱、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 2.注重培养儿童相关品质 对于独生子女居多的现代家庭来说,家长应避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溺爱。第一,应培养儿童收拾整理自己物品的意识和能力,当他们需要某一样东西时能够从固定位置拿到,帮助儿童提高其对人与空间关系的处理能力;第二,在儿童对一些事物表现出想挑战的欲望时,不应一口否决,对于一些可以尝试去做的事情应给与适当鼓励,并协助其完成,增强儿童信心;第三,由于个体发展需求又需要他们长大后走出去,离开家这个舒适安全的地带,因此,当孩子对某些事物、陌生环境等表现出挑战欲望时,家长应适当给予鼓励,让他们获得尝试和走出去的勇气和信心 3.注意对儿童的非连续性教育 心理学上有理论认为,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心理发生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关键性经历在个人心理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可以使人的心理发展变快或变慢,甚至停止发展。博尔诺夫将遭遇、危机、告诫等都视为一种教育形式和过程,家长不应一味的加以避免,应在一些消极危机出现时因势利导,帮助儿童战胜它 四、结束语 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直接影响着这个孩子一生的发展,也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如果一个孩子在学龄前期缺少科学、正当的智力刺激、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他将永远达不到其本该到达的水平。因此,在学龄前就要通过家庭、社会、幼儿园教育对儿童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诸葛阳,付戈.学龄前儿童公共自然教育空间展示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8):25-28 [2]唐燕.基于绘本阅读视域下的学龄前儿童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31):144 [3]杨娅菲,卢鹏磊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