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正确校园手机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培养正确校园手机文化

如何培养正确的校园手机文化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手机是大学生获取资讯的必要载体,是娱乐、购物、交友、消遣的工具。由于没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手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只有多管齐下,疏堵结合,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手机文化氛围 关键词:手机文化;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手机是获取资讯的重要载体。但是,手机的不良使用方式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和手机、电脑来争夺学生的注意力,这已经变成了教育界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只有多管齐下,疏堵结合,正确引导才是培养良好手机文化的必由之路 一、严禁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正人先正己,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联系业务,接听电话,规定再多,纪律再严格,学生也会上行下效,纪律规定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教师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高校应对教师使用手机做出严格的规定,严禁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并且要进行检查监督,制订惩罚措施,保障纪律的严格执行 二、教师提高教学技能 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和理念,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贴近生产实际的教学内容,生动丰富, 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奋点,使学生有兴趣学习,有问题要思考,有任务要完成。枯燥无味的“填鸭式”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网络上。例如,用Twitter来辅助课堂讨论,融合了网络教学的“翻转课堂”,师生一起欣赏欧美大片练习听力,任选主题进行Classreport,这些时候学生的兴趣明显比较高 三、根据需要,在某些课上鼓励学生使用手机 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工具获取知识,锻炼学生自我主动学习,正确使用手机。讲手机的危害,并不是所有学科都排斥课堂上的使用手机。比如让学生比赛,看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搜索到最有用的信息。南京大学有一门课程,用微信“点名”,通过微信平台在规定时间内回答问题签到,随堂交作业 四、开展无手机课堂 开展无手机课堂,建立“手机休息区”。上课前,教师和学生将手机关机或调至静音状态,统一放入手机存储盒,即“手机休息区”,实行手机“集体休息”。开展“无手机课堂”签名活动,通过宣传海报、微博、微信等媒体发布倡议;开设“无手机课堂”讨论专题,围绕“无手机课堂,打响课堂保卫战”展开广泛讨论 山东中医药大学启动课堂“净Phone行动”。该校长清校区200余个教室的讲桌上,都多了两个小存储盒。上课前,学生们都主动将手机关机放到手机存储盒内。除此之外的类似做法还有: 屏蔽法: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高价购置了一台手机信号屏蔽器,有学生和网友提出质疑:“万一遇上紧急情况,电话都打不出去,会不会太危险?” 连坐法: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认为,造成课堂上玩手机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任课教师的“熟视无睹”。如果发现课堂上有学生在玩手机,教师又置之不理,学院将根据玩手机的人数多少,按照教学事故来对任课教师进行处罚 没收法:某校物理学院出台《关于上课期间手机管理的规定》,学生上课时玩手机,将被没收一个月 扣分法:去年年底,武昌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手机,发现一次扣除1分平时成绩,直至扣完平时成绩为止 积分法: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使用“无手机课堂”点赞本进行积分,若上课过程中,全班无学生使用手机,即可在课后请任课教师签名确认,完成一堂课得1分 无手机课堂不能是一时的形式,而需要长期实行下去,让学生慢慢养成上课不玩手机的习惯,帮助学生渐渐戒除“手机瘾”,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这才是高校推行“无手机课堂”的最终目的 五、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长期以来,学生是在教师、家长管理下成长的,普遍没有自我管理、自我规划意识和能力。进入大学之后,一旦失去被管理、被规划的环境,就不知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这在大一学生中尤为明显。对于这些学生,不能让他们重回被管理、被约束的环境,而应该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学校、学生会更应关注对大学生的学业生涯进行规划教育、引导,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多方配合,多管齐下,疏堵结合,正确引导才是培养良好手机文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强.大学课堂无手机,能做到吗[N].中国青年报,2014-12-18. [2]赵东平,王子华.高校思政课堂学生玩手机题剖析[J].潍坊工程学院学报,2014(9):100-101. 作者简介:吴增伟(1973- ),副教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