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怎样在五六线城市做一个文艺青年
怎样在五六线城市做一个文艺青年 在这样一个向中国一线城市不断逼近的东部县城里,作为一个自诩的文艺青年,我却居然感觉到一种复杂的失落
回家一个礼拜,安静地做了七天小镇上或一个六线城市里的文艺青年。几天前,读到一篇文章,说中国小镇已经没有青年了。那小镇上还有文艺青年吗?
这些年,层出不穷的返乡笔记呈现了日渐凋敝的乡村,乡村文化的凋敝成为媒体和知识界瞩目的焦点。但小镇的面貌呢?以一个从大城市回到小城镇的文艺青年的眼光,我看到一幅日益精致但又趋于单调的小镇图景
我生长在一个经济较为富庶的浙江小县,这些年县政府打出的官方宣传标语是要把县城打造成“杭州的后花园”,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标语也像一道判词,道出了今天千千万万中国小镇的主体困境:它自身是没有主体地位的,只有寄生大城市、翻版大城市才能获得自己的主体性
在县城荡一圈,你会发现,不远处的杭州、上海是这里的城市消费文化的终极度量衡。这里有西湖边、淮海路那般精致考究的主题餐厅,餐厅里有民谣歌手伴唱。这里的咖啡饮料一杯三五十,价格直逼大上海。这里的酒吧是上世纪60年代怀旧纽约范儿。这里的消费者,这些年富起来的我的父老乡亲们驾着高档轿车从超市开回不远处的高档小区,即便路程只有区区一两千米。下班后或周末,他们会驾车去30分钟车程之外的杭州扫货。这里的商业街的模板是杭州的南宋御街。这里一切的一切,就像是严格按照“杭州的后花园”这句标语建造和规划的,而此地富足的人民的生活伦理也和大城市保持同一频率。这里不只是杭州的后花园,它就是一个迷你版的杭州
在县城新华书店逛一圈,你会发现一种和一线大城市书店一样驳杂的图书陈列图景。在这里,你能看到时下最流行的玄幻文学、官场小说、养生宝典,但与之比邻的是法国思想家波德里亚深邃晦涩的《冷记忆》,当然后者的陈列似乎只具有展示的意义,因为几乎无人问津
打开县图书馆网站,让你惊喜的是,著名诗人王家新成为“驻馆作家”,与本地青年诗人、高中教师一起畅谈里尔克、阿赫玛托娃。得益于日渐富裕的县经济,图书馆建造得比上海图书馆更豪华更壮观。但我依然有所困惑的是,里尔克、阿赫玛托娃和本地更广大的人民大众是什么关系呢?还是说就像在大城市里一样,这样的活动只是面向受过高等教育的、对文艺有兴趣的小众人群?这样的活动是不是也在县城这个空间里重新塑造并壮大一个文化精英阶层?
在这样一个向中国一线城市不断逼近的东部县城里,作为一个自诩的文艺青年,我却居然感觉到一种复杂的失落。一方面,在物流、交通如此便捷的今天,作为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文艺青年,我想要的一部分文化资源似乎也可以在这里得到;但另一方面,我也看到,在县城生活日益变得精致、考究的今天,它似乎慢慢丧失了记忆中的活力。在文化的意义上,我需要通过杭州和上海作为尺度,才能识别这个城市
我成长在县城搬迁之前的老县城。记忆中,爷爷每天清晨会去长桥下的小摊和早茶,但现在他不去了,因为茶摊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收费昂贵的茶馆。小时候看电影是一场仪式,但后来多厅影院来了,镇上的影院倒闭了,变成超市了,看电影只能坐车去县城的多厅影院了。镇上的KTV也衰败了,要好的音质也只能坐车去县城。当然,教育资源也全面移往县城,原来的高中改成初中了。镇上一年一度唯一的文化盛事元宵灯会也愈渐暗淡,远远不及县城那条南宋风格的商业街上的灯火来得亮,来得花哨。小城镇的都市化战略,就像新一轮的跑马圈地,让中心的更中心,边缘的更边缘
而新县城呢,这金碧辉煌的城市外衣似乎只是为新兴中产们打造的,从消费,到景观,到文化,与广大的人民是隔膜的。由里到外,县城的文化、情感结构都只是中国大都市的翻版
这是我这样一个文艺青年在这个小镇里面临的尴尬:小镇本身只提供了大都市里的主流都市文化所能提供的资源,而小镇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在这一波“都市缙绅化”的浪潮中陷落了。在费孝通1982年提出的“小城镇”模式里,似乎没有给文化留出空间。小城镇的文化应该是什么样的?它是微缩版的大城市,还是吸收乡土文明的资源?社会学家们来不及思考这样的问题
怎样在一个今天的小镇上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文艺创作者们给出过答案。在十多年前的电视剧《似水年华》里,从北京念完大学回到乌镇从事古籍修复的黄磊读着巴西作家保罗“等华美的叶子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在床上贴一张世界地图,对着地图上梭状的台湾岛,遥望那一个匆匆来过又匆匆离开的台北设计师刘若英。作为剧中背景的乌镇,真的只是一个背景。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也像是明信片上PS过后的日常生活
成为一个旅游空间,这是今天小镇的另一条路径。而戏里的文艺青年黄磊始终和小镇本身隔膜,他是乌镇人的身体,北京人的心。但放到现实里,在这类旅游化的小镇空间里,游客熙来攘往,你无法像电视剧里的黄磊那样在空无一人的小镇街头说出一句文艺兮兮的“黄昏是一天中最丰富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行测笔试题库2022.pdf
- 专题03 阅读填空20篇(中考真题+各区名校模拟)2023年广州中考英语冲刺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VIP
- 产品结构设计课作业.doc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模拟考试题+答案.docx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考试题与答案.docx VIP
- 霸碗 盖码饭 智能炒菜机器人 品牌手册(2023Q4版).pdf
- 临床药物治疗学考试题+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全集全册.doc VIP
- 2011-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汇总.pdf VIP
- 2011-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考研真题汇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