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选择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择优取仕,因人制宜 临床治疗怎样选择合适的PICC导管? Contents 导管型号的选择 导管与血管的关系 导管材质与导管选择 患者病情与导管的选择 导管单位与导管型号 Fr是导管的单位,原本是测量周长的单位,是一位法国医生发明的,为英文French的简写。 Fr后面的数字代表的是周径,如Fr16表示周径为16mm。 3F=1mm周径,F≈1/3周径≈0.33mm。 1Fr≈0.33mm--0.35mm 导管选择---导管型号 新生儿导管的选择:1.9Fr 儿童导管的选择: 3Fr 成人导管的选择: 4Fr≈1.35-1.4mm(单腔) 5Fr≈1.7mm(单腔、双腔) 6Fr≈2.01-2.1(三腔) 血管的选择与导管选择 INS指南: 血管的选择应根据医嘱的治疗要求所选择的导管的内径、规格和长度相匹配 选择的静脉必须能够容纳导管的长度并至少是导管粗细的2倍以上以保障充分的血流,并满足静脉输液治疗。 血管的选择与导管选择 INS指南:导管的选择在满足输液治疗需要的同时,应选择最短最细的导管 血管越接近心脏越粗 导管经过的路径越短,并发症越少 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 PICC置管血管的选择 首选贵要静脉,粗直,静脉瓣少,到达上腔静脉路途最短、最直 次选肘正中静脉(盲穿) 超声引导下MST穿刺选择肱静脉 最后选择头静脉,先粗后细,静脉瓣较多,在汇入锁骨下静脉处有夹角和或静脉瓣,送管不顺易发生血管痉挛,极易出现静脉炎及血栓形成,易发生导管异位 导管材质与导管选择 医用硅胶材质导管: 优点:柔软 ,组织相容性好 不足之处:易打折,导管破损及断裂,导管内腔相对小,流速慢 聚氨酯材质导管: 优点:导管内腔大,流速快,能满足各种药物的输注;抗压力,抗返折,不易断管;热敏聚氨酯材质导管,体内软化70%,组织相容性好 不足之处:体外导管较硬,导管易外移 前端裁剪和后端裁剪导管 前端裁剪导管: 后端一体成型,不易发生断管,导管流速大,能满足血液动力学检测(测量中心静脉压) 导管长度测量不准,外露较多,固定困难 后端裁剪导管: 导管长度可以反复裁剪,测量不准可以补救 后上外接头,断管风险大 前端瓣膜,不能测量中心静脉压 单腔及多腔导管的选择 无特殊治疗要求的患者可以选择任何导管 有流速要求的药物应选择流速快的导管 用药复杂患者适合选择双腔或三腔导管 病情危重的患者最好选择双腔耐高压导管 反复做加强CT的患者适合耐高压单腔或双腔导管 小结 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使用方便,优势明显 导管选择不当,适得其反 * * 7cm 20mm 上腔静脉 6cm 19mm 无名静脉 肘正中静脉 6mm 6cm 6cm 19mm 锁骨下静脉 13cm 16mm 腋静脉 24cm 8mm 贵要静脉 38cm 6mm 头静脉 长 度 图解尺寸 近似直径 静 脉 *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