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23 愚公移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知晓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重点) 2.理解文章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难点) 有一首歌词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你知道这首歌所唱题材内容取材于哪儿吗?是的,它就取材于我们所要学的《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则寓言故事因毛泽东一篇同名文章而家喻户晓。它为何对后人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它,相信你将会受益匪浅。 1.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开头写了“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移山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做铺垫。 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呢?愚公为什么敢移山? 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3.愚公在移山前做了什么准备工作?请根据文意说说这一过程经历了哪些环节? “聚室而谋”,召开家庭会议。 愚公征求意见,家人杂然相许、其妻献疑、家人释疑。 4.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一、“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 二、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 5.文中智叟说“以残年遗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与愚公的妻子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两句话有什么异同? 相同的是:都看到了愚公移山这件事情中人与山力量对比悬殊,认识到移山的难度很大。 态度上是不同的,前者是真诚的献疑,目的是让愚公把方方面面的事情考虑周到。后者是冷嘲热讽,挖苦愚公,希望愚公停下不切实际的行动。 6.【选做题】“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中的“之”代指什么?是愚公移山这件事?还是愚公与智叟的对话?说说理由。 愚公与智叟的对话。首先“闻”是“听”的意思,听的对象是所说的话,所以这个“之”指代的应该是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其次后面有一句“惧其不已”,这是因为愚公与智叟的对话中有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表明愚公会不停地挖下去,“惧其不已”显然是承接这一句,因此也可以看出“之”是代指愚公与智叟的对话。 * *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护理人员N1进阶N2考试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DB21T1342-2021 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归档规程.pdf
- Unit-1-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超好用的公开课获奖课件-(.pptx VIP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doc VIP
- 医疗操作规程.docx VIP
- 湖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docx
- 钒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改性.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与制动系统(配实训工单) 实训手册(带答案).docx VIP
- 吊装施工专业技术方案(含计算).doc VIP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护与检修中职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