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权文化视阈下影响农村妇女参政原因与对策.docVIP

父权文化视阈下影响农村妇女参政原因与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权文化视阈下影响农村妇女参政原因与对策

父权文化视阈下影响农村妇女参政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通过对安徽省宁国市农村妇女参政情况调研得知,当前农村妇女参政意识不强、参政水平不高、参政途径不畅、参政效能低下。有些学者对影响我国农村妇女参政原因的分析更多停留在表面,他们认为,其参政难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文化制约、妇女自身素质低下、法律保障不力及经济基础较差等方面。也有些学者从政治权力结构及社会性别分工理论的深层次角度进行分析,揭示了一些问题的本质,但其依然是问题表象。影响农村妇女参政的终极原因应是父权社会中以父权文化为中心的权力主导体系 关键词:农村妇女;参政权;父权文化;宁国市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5)04-0047-06 Abstract: The investigation of rural women’ participation in Ningguo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dicates such problems as rural women’s weak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low level of participation, unsmooth way of participation, and inefficient paticipation and so on.Some scholars’ analysis about the reasons affecting China’s rural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remains superficial, regarding the major reason to be the restraint of the conventional culture, rural women’s low quality, inadequate legal protection and poor economic foundation. Other scholars have also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litical power structure and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theory and made some results, yet still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oblem. This paper uncovers the ultimate cause affecting rural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lies in dominant power system with the center of the patriarchal culture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Key words: rural wom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tical rights; the patriarchal culture; Ningguo city 当前,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大量农村地区的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流入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去,而村内人群主要以38(妇女)、61(儿童)、99(老人)为主,农村妇女成了农业的主力军,承担起了家务、耕种、子女教育等繁重劳动。作为农业生产主体地位的农村妇女却与农村政治主体地位相互脱节,其参政权的被代表、被剥夺、被形式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农村生产力上的强者与乡村政治上的弱者身份集中于农村妇女一身,这种长短不一的左右手必然导致农村政治文明的步履维艰。马克思曾指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1]农村妇女仅在经济上辛苦劳作,而在政治上集体失语现象显然与马克思的社会进步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扫除农村妇女参政障碍,切实提升其参政水平、参政意识及参政效能,已成了当代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题中之义 一、 父权文化及参政权的涵义、内容 (一)父权文化的涵义及内容。父权文化也称为“父权制”或“男权制”,其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延续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父权文化是人类学的专有名词,原意是指原始社会末期私有财产和阶级出现后,形成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氏族组织与文化结构。此后女权主义者将父权文化概念进行延伸扩展,认为其不仅存在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而且存在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时期。当今学界对父权文化的涵义、内容界定上基本一致,从广义上而言,是指男性在社会主要或关键领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