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窥镜下两种鼓膜手术方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探析.doc

耳窥镜下两种鼓膜手术方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窥镜下两种鼓膜手术方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探析

耳窥镜下两种鼓膜手术方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耳内镜监视下行单纯鼓膜切开术和鼓膜切开术后同时行鼓膜置管术两种手术方式对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104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44例)。A组给予耳内镜监视下行单纯鼓膜切开术, B组给予耳内镜监视下行鼓膜切开术后同时行鼓膜置管术, 术后观察分析两组手术方式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结果 A组60例(116耳), 治愈72耳, 好转28耳, 无效16耳, 有效率为86.2%;B组44例(80耳)治愈64耳, 好转12耳, 无效4耳, 有效率为95.0%,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镜电视监视下单纯鼓膜切开术不仅可以减少鼓膜置管次数, 而且还可以减少鼓膜穿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中耳积液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108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堵塞、中耳黏膜分泌异常导致中耳腔内的负压、积液及听力下降、耳鸣、耳闷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1]。一般儿童发病率较成人高, 4~8岁的儿童最多见, 以后可逐渐减少, 10岁以后急剧减少, 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有时较黏稠不易自行排出, 需行鼓膜切开术, 鼓膜切开排除积液后是否行鼓膜置管常常是临床上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一些研究认为对伴有腺样体肥大的患儿仅采用鼻内镜下完整切除腺样体对分泌性中耳炎有确切的疗效[2]。中耳腔内积液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排出, 患者术后除了听力短期内不能改善外, 还会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粘连性中耳炎。本文总结分析了10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资料及随访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都切开鼓膜处理中耳积液, 并对鼓膜切开后两组不同的手术方式后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本院共收治的10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男62例, 女42例;年龄3~9岁, 中位年龄5.8岁;其中伴腺样体肥大者89例, 伴鼻窦炎者15例, 持续病程均3个月以上;均主诉听力下降、耳闷;术前均常规行纤维鼻咽镜、耳内镜检查、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测试呈“B”或“C”型曲线、行为测听存在骨气道差, 明确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3]。术前与患儿家长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 将患儿随机分为A组60例(116耳)和B组44例(80耳)。诊断标准:符合儿童中耳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3]纳入标准:持续病程3个月, 并已正规行保守治疗2周以上无效或中耳炎反复发作者;声导抗显示:负压水平超过-200 daPa的“C”型或“B”型曲线, 术前鼻咽侧位片、纤维鼻咽镜检查证实存在腺样体肥大(AN比值为0.6%), 耳窥镜检查及颞骨CT检查可见中耳鼓室积液征。排除标准:病程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手术:患儿平卧于手术台, 麻醉成功后肩下垫枕, A组:耳窥镜缓慢放置于外耳道, 鼓膜刀在鼓膜的前下或后下方纵行切开鼓膜, 见黄色液体流出, 注射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液冲洗鼓室腔并吸出多余药液;B组:上述A组手术结束后同时于鼓膜切口处置入直径1.14 mm的硅胶通气管;伴腺样体肥大的患儿, 同时行低温等离子消融切割术腺样体切除术:经鼻放置吸痰管牵软腭, 70°鼻内镜监视下自口腔将等离子刀头触及腺样体部后自下至上、自左向右切割消融腺样体组织, 去除后鼻孔处的腺样体组织时将刀头折弯后切割消融, 直至完整切除;术中切割消融咽鼓管圆枕周围腺样体组织时, 避免损伤咽鼓管圆枕及咽口;抽吸鼓室黏液时黏稠液体不易吸出, 因此吸引管不可过细 1. 3 疗效判定标准 自觉症状消失, 鼓膜恢复正常, 纯音听阈测试气、骨导10 dB, 声导抗图显示C型曲线为好转。症状无改善, 纯音听阈测试、声抗测试检查均无改善者为无效。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3 讨论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 其主要的病因是鼻-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导致咽鼓管阻塞, 使中耳不能与外界相通, 当中耳腔内的空气逐渐被吸收完后, 中耳腔内形成负压, 鼓室黏膜水肿, 毛细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强, 造成中耳渗液增加;腺样体肥大和鼻窦炎又是引起咽鼓管障碍的主要原因, 儿童期又易发生腺样体肥大, 且儿童咽鼓管有短而直、无弓形弯曲的解剖特点, 肥大的腺样体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