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辉岩变质反应结构之初步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榴辉岩变质反应结构之初步分析

榴輝岩變質反應結構之初步分析 1 1 2 傅秉秋 ;蔡金河 ;飯塚義之 1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 2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摘要 一般而言,岩石於不同變質條件下,會產生不同的平衡礦物組合(mineral assemblage);但實際上,在榴輝岩或麻粒岩中卻常常出現不平衡的早期礦物殘餘 (relict),並於礦物顆粒邊界產生特殊的反應結構(reaction textures)。過去對此類岩 象特徵的研究多僅止於外型或礦物類別的描述,對於其形成的機制則少有詳細探 討,因此本研究著重在變質反應結構的岩象特徵、元素空間分佈分析與化學反應 的探討。 標本為採自中國大別山南部太湖縣的榴輝岩及北部霍山縣的石榴單輝岩。 榴輝岩中的主要礦物為石榴子石及綠輝石,其 中的富鐵-石榴子石變質斑晶 (porphyroblast) 邊 部 多 轉 變 為 角 閃 石 和 拉 長 石 圍 繞 而 成 的 指 狀 交 生 構 造 (kelyphite);綠輝石變質斑晶(Omp-I)的硬玉(Jd)成份百分比為 50~60,其邊部多退 變 質 成 由 蠕 蟲 狀 (vermicular) 次 生 綠 輝 石 和 奧 長 石 所 組 成 的 後 成 合 晶 (symplectite),其延伸方向與綠輝石(I)的邊界垂直。次生綠輝石可分為兩類,於內 側接近綠輝石(I)者較細(Omp-III),Jd 值為 35~40;於外側者較粗(Omp-II),Jd 值為 20~26,顯示其鈉含量往邊部逐漸減少。 由岩象觀察,內外側後成合晶之間具有 明顯界線,推測,此兩者形成的過程並非連續,可能分屬不同時期的變質反應。 歸納所分析榴輝岩標本的退變質過程可能包含下列反應: 綠輝石(I)+ SiO2 綠輝石(IIIII)+ 奧長石± 磁鐵礦 富鐵-石榴子石+ 綠輝石+ H2O 角閃石± 拉長石 依岩象觀察,綠輝石形成退變質結構的比例高於石榴子石。 石榴單輝岩中的石榴子石變質斑晶邊部轉變成角閃石+倍長石±磁鐵礦,其構 成一或兩層不同的之指狀交生構造,遠石榴子石者較粗且早形成;近者較細且晚 形成。此反應結構與單斜輝石外皆受到角閃石顆粒所圍繞。角閃石的出現代表在 退變質過程中有流體加入並參與反應。歸納所分析石榴單輝岩標本的退變質過程 可能包含下列反應: 單斜輝石+ H2O 角閃石 石榴子石+ Na2O + H2O角閃石+ 倍長石± 磁鐵礦 依岩象觀察,退變質過程後,石榴子石邊部的反應結構較為明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