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凝聚态物理及其交叉学科研究前沿-四川大学物理学院.doc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凝聚态物理及其交叉学科研究前沿-四川大学物理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凝聚态物理及其交叉学科研究前沿-四川大学物理学院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前沿暑期学校 2010年7月12日—20日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三十多年来,凝聚态物理学在量子霍尔效应、高温超导、巨磁阻效应、超冷原子体系,以及介观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现了大量新奇的量子物态和新颖的量子效应。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以及能源科学等相关应用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凝聚态物理及其交叉学科自身的发展方向。目前,凝聚态物理学及相关交叉学科已成为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重要基础性前沿学科。 为使本科高年级同学更好地了解凝聚态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研究状态与发展趋势,培养和提高他们研究该领域前沿问题的兴趣,选拔从事该领域前沿研究的后备人才,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自2007年起连续举办了三届面向全国部分重点大学物理系本科三年级学生的凝聚态物理及其交叉学科研究前沿暑期学校。这三届暑期学校共招收来自全国30所著名高校物理系的约300名三年级本科同学参加,由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10多位专家以及部分国外专家介绍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与发展动态,并同期开展了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面试工作。 暑期学校学员对讲座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积极参与提问和交流。学员普遍反映暑期学校缩短了书本知识与前沿研究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学员对凝聚态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研究前沿的认识,为学员选择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学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许多学员通过暑期学校确定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成为两个主办单位的研究生。 鉴于以往暑期学校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将在往届暑期学校的基础上,于今年7月12日-20日继续举办第三届暑期学校。本次暑期学校将面向国内30所著名高校物理系三年级本科生,招生规模为100人左右。本次暑期学校将以凝聚态物理为主线,同时包含部分场论和粒子物理的内容,邀请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10多位专家就以下研究方向展开前沿讲座: 超导与量子磁性 第一性原理计算与物质模拟 量子多体系统的计算方法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与量子信息 表面物理与纳米科学 交叉学科、复杂系统与生物物理 场论与粒子物理 通过这些讲座,同学们将了解和学习到上述领域研究前沿的一些最新进展、研究手段、研究方法和发展动态。 讲座期间,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性开放实验室、机房和中科院物理所极端条件实验室、超导实验室、软物质实验室等将向暑期学校学员开放;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还将组织对有意报考这两个单位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同学进行面试。 申请者需提供以下材料:1. 个人信息资料:包括姓名、性别、邮箱、联系电话及地址、所在学校及地址及个人自述(见附件 HYPERLINK 2009年暑期学校申请表.docx 申请表);2. 所在班级排名证明及成绩单(需有所在院系盖章)。请注意将所在班级排名和成绩单等证明材料的扫描件和申请表一起发送至graphy@ruc.edu.cn,报名截止日期为2010年6月15日。 主办单位将向被录取的同学免费提供餐费和相关参考资料,并向京外同学提供住宿和报销往返北京的硬座火车票。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 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建芝 电??话: 010010地??址:中国人民大学理工楼807房间 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 北京 100872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暑期学校招生面向的国内30所高校名单: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南开大学 山西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大学 郑州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兰州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特别提示: 其它211学校物理学系里,物理成绩突出且有已报考主办单位研究生的同学也可以报名参加。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