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房地产行业研讨暨上市公司见面会个人投资者盈利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中国房地产行业研讨暨上市公司见面会 个人投资者盈利模式及其利弊分析 主要内容 1.1 盈利模式的一般概念 一般而言,盈利模式是指,经济体(项目)通过投入经济要素后获取现金流的方式和获取其他经济利益手段的混合,其核心是获得现金流入的途径组合。 我们这里所探讨的是作为证券市场参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投资者的盈利模式及其选股方法。所谓个人投资者的盈利模式,可以认为是个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获得超额收益的方法。 1.2 个人投资者盈利模式经历的阶段 证券市场初创阶段——盲目跟风 1996-2001年股市为国企服务——价格博弈 2001年以后基金等新机构投资者出现——价值投资渗入 2004年股权分置改革——多元化 主要内容 2.1 白马股模式的可行性 价值投资是目前市场影响最大的一种投资理念,也是被投资者广泛采纳的盈利模式。在最近我们对营业部个人投资者的一次调查问卷中显示,认同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占到了80%以上。 白马股是指公司具有稳定增长的业绩预期、行业龙头地位以及信息披露透明、较为明朗的发展前景。 我们以选择熊市期间上涨的股票并分析这些股票质地的方法来证明白马股的价值 数据显示,熊市三年间(2002-2004)上涨的公司有104家,涨幅超过50%的有19家。 2.2 白马股模式的可行性 其中除了少数公司是因为基本面的大幅改观而表现出色,其他都具有业绩增长以及定期分红的特点。 熊市期间上涨的104家公司中70%的公司每股收益维持在市场平均水平之上,并且稳定增长,其中的一些行业龙头公司更是每年都能保持一定比例的分红送转。 2.1 白马股模式的可行性 市场的疲弱可能会错杀一些有价值的公司,但是好的公司从长时间来看,价值必定能被发现。因此选择白马公司做长期投资的策略,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确实是简单有效的。但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关键,那就是长期持有。 持长期持有策略的投资者很少。我们选择了四家近两年涨幅巨大的绩优股做例子:贵州茅台、中信证券、万科和中国船舶。申银万国CRM系统数据显示,2005年6-12月净买入这些公司超过1万股且目前还持有的帐户共有8224个,平均盈利250.49万元。2005年6-12月净买入这些公司超过1万股但在2006-2007年之间全部抛出的帐户共有51396个,平均盈利4.56万元。 2.2 白马股模式的利弊 选股思路:每股收益市场排名靠前并稳定增长;每年有稳定的分红习惯;行业前景明朗;行业龙头地位。 适合的投资者:能够坚持价值理念,坚持长期投资;有一定选股能力。 有时不是市场热点,股性未必最活。 波段运行节奏难以把握。 一旦阶段性升幅过大,也有调整的压力。 主要内容 3.1 专家理财 随着股票市场的盈利示范效应不断增强,更多人想分享牛市的成果,得到财富的增长。因此,将资金交给专家就是最好的一条渠道,专门投资基金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 3.2 投资基金的优势 专家理财 投资1只基金=投资一揽子绩优成长股,免除选股之忧 绝对价格低 分红稳定 3.3 投资基金模式的利弊 和投资白马股是同一种风格的不同选择,都是价值投资理念的体现 投资基金更适合于推崇价值理念,适合选股能力较弱的投资者 是大资金投资者分散风险获取一定比例稳定收益的最佳选择 风险低于股票,收益也可能低于股票。 长期投资同样是关键,一旦牛熊发生转变,赎回的压力增大,净值回落的速率也较大。 主要内容 4.1 组合投资 黑马:只是与白马相对而言,我们这里指原先没有什么投资价值的公司,通过一些特定的举措使公司基本面发生实质性的好转,其价值从未被发现至怀疑至逐渐认同的过程,股价由低转高,基本面明显向好,股价跳跃式上升。 随着股改、借壳上市、资产注入、行业整合等概念的出现,黑马股的机会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以组合投资的方式来分散“黑马”可能遭遇退市的风险 4.2 重组概念股组合投资的可行性 除了2004年以外的每个年度亏损股和微利股年底都有一波上涨行情。 尽管亏损股和微利股指数并未能大幅跑赢上证综合指数,但能够有一定的上涨,是很多投资者想到组合投资重组公司的基础。 4.2 重组概念股组合投资的可行性 好的“壳”资源,被重组可能性大。 为了方便选股,我们就以最直接的量化标准——重组成本低为目标,主要涉及的指标就是负债较少,公司规模不大,股价不高。 4.2 重组概念股组合投资的可行性 模拟样本在近5年中,仅一年亏损,且亏损幅度仅5%。其余四年均盈利,且模拟样本的表现并不差于相关指数的表现。被选出的50只个股中,次年大股东易主的有13家,退市的仅3家。 4.2 重组概念股组合投资的可行性 近两年因为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投资重组概念股成功的可能性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