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之合成分解.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数之合成分解

分數計算 分數計算 在「單位分數所指示的內容物為單一個物」的情境下,解決「被乘數是真分數(分母≦12),乘數是整數(≦12)的問題」(積數>1)。 在「單位分數所指示的內容物為整數個物」的情境下,解決同分母(分母≦12),帶分數的合成分解問題。 在「單位分數所指示的內容物為單一個物」的情境下,解決「幾個幾分之一合起來是多少個一又多少個幾分之一」、「多少個幾分之一合起來,是幾個一又幾個幾分之一」的問題。 在「單位分數所指示的內容物為單一個物」的情境下,解決「多少個幾分之幾合起來是幾個一」、「幾個幾分之一合起來是多少個一」的問題。 在「單位分數所指示的內容物為單一個物」的情境下,解決「被乘數是帶分數(分母≦12),乘數是整數(≦12)的問題」。 壹、分數之合成分解 一、數學結構 與整數加法概念的觀點相同,分數加(減)法概念是指,對於一個一個各種類型的分數加(減)法問題,會引發一個一個的解題活動,而由這些解題活動所抽出的共同性質即是分數加(減)法概念。而某某人的「分數加(減)法概念」是指,某某人從小到現在為止,所經驗過一個一個的分數加(減)法解題活動,並從這些解題活動中所抽出的共同性質稱為某某人的「分數加(減)法概念」。 當兒童對於分數已有正確的概念,則當其經驗少數幾個分數加法的問題之後,應已或多或少有了初步的「分數加法概念」,而隨著其對分數問題解決活動的增加,概念也愈來愈細緻,也就是說分數加法概念得以發展。 延續對分數數詞的認識,引入分數的合成與分解問題時,在連續量情境下,協助學童解決分數的合成與分解問題,並使用算式記錄解題過程與結果,或使用算式填充題記錄文字題,建立分數加減算式的溝通工具。 二、解題策略 要幫助學童了解分數合成分解的意義,可以透過下列方式:1. 親自參與具體活動;2. 旁觀具體活動;3. 透過錄影帶等動態媒體觀察具體活動;4. 觀察具體物;5. 觀看圖片或幻燈片等靜態平面媒體;6. 用語言文字來描述具體活動;7. 用語言文字描述其特性(或特徵)。其中1~6的方式是用實例來架構該表徵的意義,而7是由把大人(專家)的看法和觀點加諸於學童身上。而教師們普遍同意1的方式,讓學童親自參考具體活動是最有效建立表徵意義的學習活動,而且學童能長久的記憶,但由於上課時間的壓力,大部份的學習內容教師們無法使用1的方式。另外,所有教師都同意提供實例是幫助學童建立表徵意義最好的手段。 目標導向的發展式數學教學觀認為:學童親自參與具體活動是建立表徵意義最有效的方式,雖然有些表徵不方便讓學童親自進行具體活動,但對於數學教材並非難事。因此主張:教材及教師應布置各種類型的「分數加法問題」,並由學童自行解題才能確實地形成及提昇「分數加法概念」,並認為「教師示範解題----學童模仿」的方式,學童可能是「不了解的死背」的假學習,造成學童日後無法使用這個概念來做為學習其他數學教材的工具。 三、認知結構 當學童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相當數量的整數加法問題之後,必須引入(1)算式摘要紀錄;(2)解題過程紀錄;(3)問題紀錄等三種格式紀錄來表徵解題活動中的一些內容。並主張使用下列流程與時機來引入整數加法問題有關的各種格式紀錄: 整數加法有關的數學語言項目及其引入流程 以下針對各種與整數加法有關的格式記錄摘要說明之,讀者亦可參考國小數學教材分析----整數的數概念與加減運算一書。 1.算式摘要紀錄 目標導向的發展式數學課程主張:課程設計者應考量在學童的可能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Vygotsky, 1978)內提供同類型的情境文字題(例如整數加法的追加型和併加型),即選擇絕大部份學童能用自己方法解決的問題,讓教師布題,而學童用自己的方法解題,如果學童有解題困難時,提醒其可以用具體物或圖象來幫助解題,待預期學童形成解題活動類型之後,即預期相當數量的學童感受到這些問題都有相同的解題活動方式後,再於重新布題的情境中,要求學童算完後用一個算式把問題和結果記下來,以完成引入算式摘要紀錄的工作。 發展式數學課程建議教師用以下的布題方式要求學童做出算式摘要紀錄:「小華有8個糖果,小明有7個糖果,兩人共有多少個?算完後用一個算式把問題和結果記下來。」。 在首次引入算式摘要紀錄時,學童會發明各式各樣的紀錄,例如8⊕7→15等等,其實學童的發明已符合數學上簡化的目的,使得學童在進一步的教材學習中,此算式得以成為解題工具。但最後仍希望學童使用社會文化所共用的加法算式:8+7=15來表徵上述問題的問題、結果及解題活動方式,其理由是學童必須與教室外的人溝通。像這樣「先讓學童嘗試發明,贊同他們做得很好,最後由於社會上的大人們都使用標準算式,為了溝通的需要要求學童也使用標準的算式」,發展式數學課程也叫做「命名活動」。 2.解題過程紀錄 發展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