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美术馆 与您深情交流!.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北市立美术馆 与您深情交流!

臺北市立美術館 與您深情交流! 2009真善美講座 2009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Lecture Series 中文演講Lectures in Chinese 洽詢專線:(02315現代美術講座pin@tfam.gov.tw(免預約 / 免報名 / 公教人員學習認證) 真善美,雖是一般人以為難以企及的美夢,卻是可能實現的理想,也是每個人可以努力追求趨近的目標。除了古聖先賢,當今中外有成就的人,以至於各行各業或三教九流,都有許多人在真善美這條路上不斷努力,甚至於在生活中有所期許,其中有些人已趨近真善美,有些人還在苦思探尋,無不令人感動。 西方哲學中,有分別論述人的精神內涵真善美的,企圖拉近烏扥邦與現世對立的距離;也有將整個哲學的基石推斷在形上界的,認為真善美有「絕對聖」的含義,因而吾人經驗的真善美並非真實。中國經典學說則見於所提「直心」、「文質彬彬」、「止於至善」或「消遙遊」或「美善與惡醜」等等精神性,字裡行間雖難以道盡真、善、美,但吾人可意會體會之,其實,現世裡已渾融涵蘊其精華,絕非二元對立分界,而是早已渾然一體於生命桃花源之中。 當代學者為了討論方便,似乎把真歸類為自然科學,把美善歸類為人文,而善的範疇可能在於普世真愛,美的範疇則更接近於青少年的唯美主義。此其間,三方所產生美學的對話,尤其著重現代資本主義的消費美學,迫使傳統美學的存在樣貌難以彰顯而不易被發現。 如果說:「真」如果夠充分,一定碰得著「善」,把這樣的「真」和「善」流露出來,就是廣義的「美」……我們是否應該深信不疑?如果說,學校不很重視這些,那麼,社會是不是應該更重視這些?如果說,藝術是真善美的,那麼,是否在生活中實踐真善美,也就更接近藝術?或者說,親近了藝術也就是親近了真善美? 臺北市立美術館向以「藝術之美」呈現及分享予大眾,在這美的殿堂中,傾25年之力形塑「美」的可能。現今,難得邀請到哲學美學教授傅佩榮先生、人文建築教授王鎮華先生、文化美學教授林谷芳先生,傾其畢生之經驗,在這「美的殿堂」,給市民一個簡單扼要而有高度深度的心得結晶。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藝術與生活,於此重新對話交融,將是美術館有史以來,針對「真善美」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課題所舉辦最盛大的講座,在98年2至6月間與大眾深情交流。 月份 日期 主講教授 2 3 4 5 6 時間: 98年2~6月 每週日上午 9:30-12:30 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視聽室 入館全票30元 半票15元 地下樓免票 1 (大年初七) 1 王鎮華 5 王鎮華 3 王鎮華 7 王鎮華 8 傅佩榮 8 林谷芳 12 林谷芳 10 (母親節) 14 林谷芳 15 王鎮華 15 19 傅佩榮 17 傅佩榮 21 傅佩榮 22 林谷芳 22 傅佩榮 26 24 林谷芳 28 29 31 臺北市立美術館 2009真善美講座 專家說 專家說 專家說 專家說 專家說 專家說 專家說 專家說 專家說 專家說 專家說 經典與人生 傅佩榮 離開經典,人生只是剎那生滅,無法形構出完整的圖案,更顯不出深刻的意義。當然,若是不談人生,所有的經典也將徒留文字的痕跡,無法復甦其旺盛的活力。 我們何其有幸,擁有悠久而高明的文化,而其理念則體現於五大經典之中。《論語》帶給我們希望,要由學習而開發潛能。《孟子》引燃了上進的動力,由培養浩然之氣而展現充分的自信。儒家兩大經典皆以真誠為原則,由此建構健全的人文主義與人道理想。 《老子》所謂的道,代表萬物的來源與歸宿,是世間有限之物的究竟真實底基。《莊子》的外化而內不化,是保存真我並且嚮往逍遙的秘訣。道家從領悟真實到品味美感,彰顯了無比的智慧。 《易經》助人樂天知命,不學一定不會,學了不一定會,學會終身受用。有了經典,人生自然更為充實。 傅佩榮教授簡介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台大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 著作:《傅佩榮解讀論語》、《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傅佩榮解讀孟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解讀老子》、《究竟真實》、《傅佩榮解讀莊子》、《向莊子請益》、《傅佩榮解讀易經》、《傅佩榮與青少年讀易經》、《西方心靈的品味》等一百多種,以及有聲書系列《孔孟老莊精華》、《孔子七講》、《哲學與人生》、《創意人生》、《重建心靈》等。 ………………………………………………………………………………………………………………………………… 生命本身與心的使用 王鎮華 79年離開大學,辦德簡書院,快20年了。 84年我找到明珠在懷。89年挺立人格主體,也就是德與道的文化核心,這天賦的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