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二历史《第8课 笔墨丹青》导学案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高二历史《第8课 笔墨丹青》导学案 【使用说明】
1、课前认真翻阅课本,独立自主完成导学案。
2、针对学习中遇到的疑点,用红笔勾画并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中相互交流答疑解惑。
3、本导学案的《课前自学导引》是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请同学们认真完成。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概述绘画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发展过程、特点。 难点:时代变迁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导学 问题引领 一、绘画起源:新石器时代到汉代
1、新石器时代2、二、1、魏晋时期
代表作《__________》《洛神赋图》
2、唐代
? 时代背景:政治?和经济,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 特点:画家们创制法度表现了________的盛唐气象。
?吴道子: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被誉为 “__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__??》三、宋代
?、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特点
?,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的抒发?2、作用:国画在启迪民族的和________? 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清明上河图》作为民间风俗画,与文人画有何区别?
【知识链接】
1、民间风情画的特点
(1)取材于社会生活;
(2)形式多样,以写实为主,并具有生活上的实用性;
(3)洋溢着鲜明活泼、喜气吉祥、美好可爱的气氛。
2、画的分类
从画的内容来看,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卉画、禽鸟走兽虫鱼画、界画等。
从画的形式或颜色上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
从画的技巧上可分为粗笔(泼墨)、细(工)笔、写生、写意、皴法、白描、没骨、指头画等。
从画的时代上可分为:古画、新画、近代画、现代画等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 1、概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风格及时代特征
时代
画种
绘画风格
时代特征
代表人物及其特点
新石器时代
岩画
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战国、汉代
帛画
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魏晋
社会危机、士人群体形成
顾恺之 “以形写神”
唐代
画种丰富
”
宋、元
文人山水画
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的兴起
马远、夏圭
“残山剩水”[
风俗画
张择端
明、清
文人画
不拘成法
时代变化、社会动荡
八大山人
风格奇特
民间绘画
木刻版画、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古代一位画家认为:“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珠)中。”
请回答:材料这句话是哪位古代画家说的他这句话强调了什么问题
2、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材料中的两幅国画分别属于哪时期的何种画种?从图中分别汲取什么样的历史信息?
【我的疑问】
第三部分:巩固提高 1、下列绘画内容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是:
A 稚拙线条、简单的色彩图案,将人物、动物形象的几何图案在地面或墙壁上
B 开始出现毛笔在绢帛上绘制作品——帛画。
C 对现实的理性思考,体现在绘画艺术作品中。
D 以人物画为主,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实质
2、汉代帛画中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体现出浪漫、神秘的特色,与这一绘画特色相适应的时代思想特色是A 黄老之学盛行 B荀子的唯物思想盛行C 理学盛行 D 佛教传入下图说明( )
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
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苏轼对右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由此可见该作品( )
A.追求布局严整B.富于色彩美感
C.受印象派影响D.注重诗情画意
6、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 )
A 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有趣
B 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
C 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从而绘画极具生活实用性
D 刻画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
7、下列关于中国的绘画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画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B 中国画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C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元朝时期市井的生活
D 中国画能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8、下列是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福娃。这种画风继承了中国画的哪种风格?( )
A、战国帛画人物肖像画风格 B、秦汉工笔重彩
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 D、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的写意画风格
第四部分:构建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5 19《鸭子和白兔请客》课件 语文s版.ppt
- 2017届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1 古诗二首 古朗月行课件 语文s版.ppt
- 2017届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1.古诗二首 古朗月行课件 语文s版.ppt
- 2017届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1 古诗二首《古朗月行》课件 语文s版.ppt
- 2017届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5 18.只听半句课件 语文s版.ppt
- 2017届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1.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课件 语文S版.ppt
- 2017届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1.古诗二首《古朗月行》课件 语文S版.ppt
- 2017届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1.古诗二首—古朗月行课件 语文S版.ppt
- 2017届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1.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课件 语文S版.ppt
- 2017届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1《古诗二首》《古朗月行》课件 语文S版.ppt
- 2017年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田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信息的传递》练习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春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26讲《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说课稿.doc
- 2017年春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27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说课稿.doc
- 2017年春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29讲《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说课稿.doc
- 2017年春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25讲《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说课稿.doc
- 2017年春广东省佛山市高三历史 第7讲《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说课稿.doc
- 2017年春广东省博罗县泰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春广东省佛山市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学案.doc
- 2017年春广东省博罗县泰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0 木兰诗(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春广东省博罗县泰美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