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薯的脱毒培养9
;甘薯又叫红薯、地瓜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我国近年来甘薯种植面积达到666.7万公顷,占世界的80%以上。但采用营养繁殖导致甘薯病毒蔓延,致使产量、质量降低。病毒病成为我国甘薯生产的最大障碍之一。;如:甘薯花椰菜花叶病毒(SPCLV),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脉花叶病毒(SPVMV),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甘薯黄矮病毒(SPYDV),烟草花叶病毒(TMV),烟草条纹病毒(TSV),黄瓜花叶病毒(CMV)等。
;甘薯病毒往往呈复合侵染,症状为:地上部长势弱,叶皱卷、花叶、黄化、羽状斑驳或环斑;结薯少,薯块小,皮色淡,表皮粗糙、龟裂;种性退化,品质、产量降低。
甘薯病毒尚无药可治,潜在威胁大,茎尖培养是目前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最有效方法。;(一)甘薯脱毒
1. 优良品种母株选择
选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或特殊用途的生长健壮的甘薯品种植株作为母株;
取枝条,剪去叶片后切成数段,每段带1腋芽,含顶芽的2-3 节。
;脱毒的甘薯种苗;2. 材料消毒:
流水冲洗数分钟,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于70%的酒精浸泡10 s,再用0.1%多菌灵浸泡8 min,再用0.1%升汞消毒10 min,无菌水冲洗5 次。
或用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 min,无菌水冲洗3 次。
;3. 茎尖剥离
把消毒好的芽放在解剖镜下,无菌剥去顶芽和腋芽上较大的幼叶,切取0.3-0.5 mm含1-2 个叶原基的茎尖组织,接种在培养基上。
;4. 茎尖培养:
MS+0.1-0.2 mg/L IAA+0.1-0.2 mg/L 6-BA+3%蔗糖,补加0.05 mg/L GA3 (促茎尖生长和成苗),pH5.8-6.0,每支试管1/3的培养基,接种1个茎尖。
培养条件:温度25-28 ℃,光照14 h/d ,1500-2000 lx。
;一般培养10 d茎尖膨大并转绿,培养20 d左右茎尖形成2-3 mm的小芽点,并在基部逐渐形成绿色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形成后,应将培养物转入无植物生长物质的MS培养基上,以便小芽生长和生根。
;5. 茎尖苗的初级快繁
当薯苗长至3-6 cm时,将小植株切断进行短枝扦插,除顶芽一般带1-2 片展开叶外,其余的切段均是带一节一叶的短枝
切段直插于三角瓶内无植物生长物质的MS培养基中
2-3 d内,切段基部产生不定根,30 d左右长成具6-8 片展开叶的试管苗
;6. 脱毒鉴定:
将同一株号的试管苗分成3部分,一部分保存、一部分用于病毒鉴定、一部分移入防虫网室内的无菌基质中培养。
病毒病症状学诊断法、指示植物检定法、电子显微镜检定法、血清学检测法等。
;脱毒的甘薯试管苗;(二)甘薯的快繁
1、脱毒苗的快繁:
试管切段快繁:试管繁殖脱毒苗一般30-40 d为一个繁殖周期,可使用1/2或1/4MS(大量元素)培养基进行增殖,尽可能用自然光照,可用食用白糖代替蔗糖,可用经检验合格的自来水代替蒸馏水或无离子水。
;
防虫(35-45 目)条件下于无菌基质中栽培、繁殖:将经炼苗后的脱毒试管苗移至蛭石、河沙等基质中,待成活后,连根拔出栽入已消毒的土壤中。缓苗后薯苗迅速生长,之后约10 d左右剪秧扦插,以苗繁苗。
;2、原原种的繁育 :在防虫温室或网室得无病毒土壤上种脱毒苗,让其结薯,即为原原种薯 。
3、原种的繁育 :以原原种为种植材料在防虫网室的无病毒土壤中栽种,结薯即为原种。
4、种薯的繁育 :种薯可分为不同的等级,一级种薯的生产要求:在隔离地块上栽培原种,地块四周500 m以内的范围内不栽甘薯,种薯每种一年降一级。 一般2-3年就应更换新的脱毒种苗、种薯。
;(三)脱毒试管苗的大规模移栽技术及管理方法
1. 培育壮苗:降低培养温度、增强光照,株高3-5 cm为宜。
2. 适当炼苗 :移苗前,打开瓶塞,在室温和自然光照下锻炼2-3 d。
; 3. 精心移栽 :倒入清水,振摇松动培养基,洗去根部培养基,移至灭菌的蛭石或沙土中。苗生根、长出新叶后再移植于土壤中。
4. 控制湿、温、光等条件:基质维持良好通气条件,空气应保持湿润,移栽初期用塑料膜覆盖,温度控制在25-30 ℃为宜,并注意遮荫。
; 5. 适时定植:及时移植于防虫网内已消毒的土壤中,适当密植,剪秧扦插,以苗繁苗;北方,冬、春可建立防虫温室,并辅以取暖升温措施,保证全年育苗(原原种薯苗)。
6. 严防病虫害:定期喷洒农药,防治蚜虫及地下害虫。 ; 思考题:
1、甘薯脱毒的过程?
2、甘薯脱毒苗如何进行快繁?;Thank yo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