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脊液循环
1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潍坊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王 岱 君
2
Ⅰ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有支持、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3
一、脊髓的被膜
(一)硬脊膜
硬膜外隙
硬膜下隙
(二)脊髓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终池
(三)软脊膜
齿状韧带
4
硬膜外隙
5
二、脑的被膜
硬脑膜
脑蛛网膜
软脑膜
6
(一)硬脑膜
1、硬脑膜厚而坚韧,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2、硬脑膜有内外两层
3、硬脑膜在颅顶部附着疏松,在颅底部附着牢固
7
4、硬脑膜在一些部位内层折叠,形成硬脑膜隔
1)大脑镰
2)小脑幕
3)小脑镰
4)鞍 隔
8
小脑幕、大脑镰
9
小脑幕内缘游离,呈“U”形,向前附着于后床突,与鞍背之间有一孔,称小脑幕切迹,有中脑通过。
小脑幕切迹与中脑之间的间隙称小脑幕间隙(裂隙),内有蛛网膜池环绕,前方为脚间池,后方为四叠体池,两侧为环池。
小脑幕切迹是裂孔疝的好发部位。
小脑幕周围间隙
10
小脑幕周围间隙
小脑幕切迹腹侧面:从大脑脚至鞍背距离是10mm,从脚间窝至鞍背距离是15mm。有动眼神经基底动脉通过。
小脑幕切迹外侧缘:距中脑距离为2~6mm,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脉络膜前动脉、滑车神经通过。滑车神经在后床突后方位于小脑幕游离缘下方,切开小脑幕时要紧贴岩部。
11
小脑幕周围间隙
小脑幕切迹后缘:距四叠体距离为16~30mm,有小脑半球前叶、小脑上蚓、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大静脉通过。
小脑幕间隙上方有海马回钩,当小脑幕切迹疝时,海马回钩突入间隙内,引起血管和神经的压迫。
12
5、硬脑膜在一些部位内外两层分开构成硬脑膜窦,内含静脉血
硬脑膜窦的特点:
1、位置固定
2、窦壁无平滑肌
3、窦壁无瓣膜
因以上特点故损伤时出血难止
13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海绵窦 岩上窦 岩下窦
主要的硬脑膜窦
14
海绵窦 通过结构 交通
15
海绵窦是位于蝶鞍的两侧的一个不规则的间隙,内有结缔组织小梁把窦分隔成互相交通的腔,呈海绵状。
两侧海绵窦在垂体窝前、后各有一横支相连,分别称海绵间前窦、后窦,与两侧海绵窦形成环窦。
16
1)海绵窦的境界:
前 界:眶上裂内侧部
后 界:岩尖
上内界:前、后床突的连线
下外界:圆孔、卵圆孔的连线内侧3~4mm
17
2)海绵窦的毗邻:
外侧壁:颞叶
内侧壁上部:垂体
内侧壁下部:蝶窦
上壁:额叶
下壁:蝶骨
前缘:视神经颈内动脉眼静脉小翼窦
后缘:岩上窦岩下窦基底丛
18
3)海绵窦的分部:
以前、后床突为标志将海绵窦分为三部分
前部:前床突以前的区域
中部:前、后床突之间的区域
后部:后床突以后的区域
各部的血管、神经排列不同
19
4)海绵窦内的排列结构:
海绵窦外侧壁内自上而下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
颈内动脉在窦中偏上,展神经位于颈内动脉外下方,眼神经的内侧。
20
5)海绵窦三角:
上界:滑车神经下缘
下界:眼神经下缘
后界:鞍背与斜坡
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时,通过此三角暴露颈内动脉,避免损伤脑神经。
切开海绵窦三角,掀起硬脑膜进入海绵窦,向外牵拉眼神经,可暴露颈内动脉和展神经。
21
6)海绵窦的属支及交通:
注入海绵窦的静脉:颅外支:眼静脉、经卵圆孔、破裂孔的导血管。颅内支:大脑中静脉、小翼窦、脑膜中静脉额支。
流出海绵窦的静脉:(1)岩下窦→乙状窦(2)岩上窦→横窦(3)基底静脉丛→椎静脉丛
海绵窦是颅内、外静脉的交通要道。
22
7)海绵窦的功能:
实验证明海绵窦有压力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的作用。
因此,海绵窦是颅内调节脑血液循环和影响血压、呼吸的重要结构。
海绵窦内有小梁,血流慢,易引起血栓形成。
23
上矢状窦→窦汇 → 横窦 →乙状窦→颈内静脉
↑ ↑ ↑
下矢状窦→直窦 岩上窦←海绵窦→岩下窦
主要的硬脑膜窦回流途径
24
(二)脑(脊)蛛网膜
薄而透明,缺乏血管和神经
跨越脑(脊)的沟裂
形成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下隙在一些部位扩大,形成蛛网膜池主要的蛛网膜池有:小脑延髓池、脚间池、桥池等(终池)
突入上矢状窦内形成蛛网膜粒
25
Cerebellomedullary cistern
26
Lumbar spinal puncture (spinal tap)
27
(三)软脑(脊)膜
薄而富有血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系统解剖学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docx VIP
- 《曼彻斯特城市介绍》课件.ppt VIP
- 《生物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建筑室内施工图 深化设计-主讲梁佳慧 建筑工程系-1736275031085.pptx VIP
- 《学术交流英语教程》汉译英.docx VIP
- 第1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精品-】.ppt VIP
- 赫莱特密封_选型指南_中文版.pdf VIP
-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总汇.pptx VIP
- 规范《DLT5118-2010-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