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的孔子孟子综合性学习.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 一、导入新课 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孔子都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孟子,以其直接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历史上一向以“孔孟”并称。 孔子和孟子离我们的时代已十分久远,但他们的杰出智慧和伟大人格,仍然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孔子和孟子吧。 二、孔子和孟子简介 1、孔子的生平经历 2、孟子的生平经历 3、孔子弟子和门人 1、孔子的生平经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及司寇(掌管刑法),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著书立说,编修整理了《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在中国以及日本、朝鲜等一些亚洲国家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被尊为“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朱熹说:________。 山东至今仍流传颂扬孔子的民谚:天下文官祖,累代帝王师。 2、孟子的生平经历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他曾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宋、滕、魏、齐等诸侯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为“亚圣”。 孟子能成为“亚圣”,多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诲。孟母一生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孟母教子的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杀猪不欺子”、”等广为流传。 3、孔子弟子和门人 据称,孔子有弟子三千多,贤人七十二。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 “七十二贤人”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 4、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孔府、孔林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是规模最大的纪念和祭祀孔子及其子孙的建筑群。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于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孔 庙 据史料记载,在孔子辞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旧居改建为祭祀孔子的庙宇。经历代重建扩修,明代形成了现有规模。 三、《论语》和《孟子》 1、《论语》和《孟子》简介 2、孔子和孟子的思想 3、《论语》《孟子》中的成语 4、《论语》《孟子》中的名言 1、《论语》和《孟子》简介 (1)《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分二十篇,五百一十二章,约二万字。这部书是我们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基本材料。 (2) 《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共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3)《论语》和《孟子》的影响 东汉时和五代时,《论语》和《孟子》先后进入经书行列,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时,理学家朱熹将《论语》、《孟子》和《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元、明、清六百年间,《四书》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论语》和《孟子》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论语》,其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一些国家,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孔子和孟子的思想 (1)孔子的主要思想 (2)孟子的主要思想 (1)孔子的主要思想 a、孔子的伦理思想——“仁”。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仁”的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 b、孔子的伦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 ”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以德治民。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都应安守本分,名实相符。 c、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 他主张祭祀,对鬼神表示诚敬,至于鬼神是否存在,则可以不问。他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 d、孔子的教育观—— 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而要一视同仁; 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学; 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他主张学思并重; 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孔子之教,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2)孟子的主要思想 a、性善学说 他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__ ___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