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文化品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德教育的文化品性.pdf

第 32卷第 3期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No.3Vo1.32 (2O17) JOURNAL OFNEIJIANG N0RMALUNIVERSITY (2017) 道德教育的文化 品性 郭 榆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道德教育对人的积极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道德教育文化品性的揭示和思考 。道德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性存在 ,其实质是人类对其后代 自觉进行的文化规范、价值塑造和意义启蒙,表达了人 从 自然人 向文化人转化 的文化诉求 ,在过程 中不仅 内容上需要文化精神 的供养 ,而且方法上也必须遵循文化 运行的逻辑。同时,道德教育还 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体现了时代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理想,承载着文化传承、创 新、交流的重大使命。道德教育的内涵、要素、使命透射出了天然的文化品性。 关键词 :道德教育;文化 品性 ;文化使命 DOI:10.13603/j.cnki.51—1621/z.2017.03.022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1785(2017)O3一Ol1O—O5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指引人的精神世界、以人的 关键所在 。麦金太尔曾提出:“如此多的当代道德争 完善为根本 旨趣的文化活动 ,具有浓厚的、不容忽视 议的无休无止和无法解决的特征是从各种异质的和 的文化品性。只有从文化的视角来思考和审视道德 不可通约的概念衍生 出来的O3。道德观念一致性 问题 ,研究道德教育的本性和使命 ,我们才能更好 、 的丧失 ,是现代性道德危机产生的最深刻、最根本的 更深的推动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前行。 原因。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人们的道德共 一 、 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 识 ,促进主体 间的交流和沟通 ,实现人际关系的和 在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认可的时代背景 谐 。从这一层面上来说 ,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文 下,人们对 “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也做出 化规范 ,它会形成一种道德的文化的规范力量,促使 了进一步的追问。道德教育要想在中国现代化的进 人们不知不觉地依据其提供的道德模式来解释社会 程 中自觉担负起 “转化人 ”的重任,就需对 自身 的文 现象与事实 ,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限定个人在一 化 内涵有深刻的认识 。道德教育文化 内涵 的揭示, 定情况下应如何思考、感受 、行动 。道德教育的规范 显露了道德教育的文化性格 ,也表示着当代 中国道 力量是 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缓慢地渗进道德主体 的 德教育的进步。 意识中去的,是一种人心入脑的根本力量 。 (一)道德教 育是一种文化规 范 (二)道德教育是一种价值塑造 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过着群居的生活,渴望 自身 “道‘德 ’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_2],对道德 与 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 ,道德 、伦理的产生便是为 特征的把握决定 了道德教育的内涵与性质 。若将道 了调节人们的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人类 的沟 德界定为静态的规范组合,那么,道德教育便成了一 通和交往 。道德不同于政治、经济 、法律对人的规范 种学习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的活动;若将道德看成 作用 ,它是通过传统习俗 、社会舆论 、内心信念 ,由一 是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状态 ,那么 ,道德教育便成 定的善恶标准 、价值观念来实现,道德主体问统一的 了教人如何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