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深基槽开挖典型施工探析.doc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深基槽开挖典型施工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深基槽开挖典型施工探析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深基槽开挖典型施工分析   摘 要:港珠澳大桥横跨珠江口海域,沉管隧道基槽基本与水流垂直,基槽开挖具有断面复杂、水流急,挖深大的特点,基槽最大开挖深度达48m,最大开挖泥层厚度约30m。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基槽开挖的平整度,需根据管节分段、纵坡、土质、水深、季节等因素布置了多个原位典型施工。本文通过分析在水深大于40m以上及土质为粘土、砂的施工工况下,抓斗挖泥船“金雄”轮的船舶适应性及施工质量,为深基槽段精挖施工及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隧道基槽;抓斗船;金雄;精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2.073 1 工程概况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起于粤港分界线(K5+972.454),沿23DY 锚地北侧向西,穿越珠江口铜鼓航道、伶仃西航道,止于西人工岛结合部非通航孔桥西端(K13+413),全长7440.546m 沉管隧道基槽长5664m,底宽41.95m,底标高-16.3~-48.5m;横向按1:2.5、1:3、1:5、1:7等不同坡比放坡,纵向采用3.098%、2.996%、1.613%、1.49%、0.3%等多种坡率组合,呈W 型布置,相对于一般为平底的疏浚工程,施工难度极大 隧道基槽开挖分粗挖和精挖,粗挖为基槽底面以上2m处至海床面之间的部分,精挖为剩余部分。为确保基槽精挖质量,保证基础稳定性,需根据管节分段、纵坡、土质、水深、季节等因素布置了多个原位典型施工。(见图2) 2 典型施工区域 根据项目进度要求,计划2012年7月上旬开始E11-E15管节段精挖作业,此施工区域为本工程隧道基槽最大水深开挖段,土质为粘土、砂。为此,项目部选取精挖典型施工范围为:K10+843.00~K10+803.00,全长40m,宽度为51.95m,纵坡比为0.77%。根据纵坡变化以及船舶特性我们将该区域分为2条条形区域,每条条形区域宽为20m,开挖厚度为1m 3 精挖典型施工简介 3.1 施工设备 本次典型施工设备为抓斗挖泥船“金雄”轮,总长68m,型宽25m,挖泥时吃水2.8m,斗容30m?,斗臂长28m,挖泥半径14.9~21.4m,最大挖深75m 3.2 施工过程 2012年6月28日,“金雄”轮开始进行E11管节精挖典型施工 精挖典型施工时间:2012年6月28日~29日; 精挖典型施工面积为: 51.95m×20m×2=2078m2; 精挖开挖范围及高程:K10+843.00~K10+823.00段开挖底标高为44.01m,K10+823.00~K10+803.00开挖底标高为44.16m(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 水深检测:精挖完成后立即对精挖典型施工区域进行多波束测量; 平面控制:采用双RTK接收器和船用姿态传感器实现船舶的平面及姿态控制; 高程控制:利用挖泥船抓斗垂直方向上的桁架位置安放RTK接收器实现高程控制 3.3 施工工艺简述 施工前将拟开挖区域及标高形成电子导航文件输入船舶DDS系统 (1)船舶根据导航文件实现就位,实时接收RTK信号进行挖泥操作 (2)为了避免漏挖现象的发生,抓斗船排斗时,条与条之间搭接宽度为1米。同时,相邻斗之间搭接宽度为1/3的斗长或斗宽,如图5所示 (3)施工过程中DDS系统自动实现对开挖过程的轨迹及施工数据记录 (4)完成开挖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测 (5)根据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与原始施工数据记录进行比对,进行施工工艺定型 4 测试结果及数据处理 4.1 挖泥船锚固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潮汐预测表,以选取潮差较大的时段进行稳定性测试,本次测试日期为2012年6月28日,当日最大潮位发生在下午13:00左右,在13:00~20:30时间段为退潮时段,潮差约为1.65m。选取潮流流速最大的时段,进行RTK-GPS的平面点位信号采集,信号采集间隔为30s,共采集了435个点,测试“金雄”轮的锚固系统的稳定性,平面点位见图6 根据采集的RTK-GPS平面点位数据信号可知,X坐标中误差为0.424m,Y坐标中误差为0.236m。表明该船在最大流速时,能保证船体稳定,符合精挖要求 4.2 定深平挖系统性能测试 4.2.1 开挖高程图 精挖施工后的进行多波束水深检测,得到水深图如图7: 施工高程图的高程数据按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划分原则:根据岛隧工程隧道基槽精挖的质量要求,基槽槽底标高允许偏差为-60cm~+40cm,偏差范围介于-85cm~-60cm和+40cm~ +65cm的测点数量不超过20%。。基于此原则,划分如下: (1)偏差值介于+40cm~+6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